《周易·乾卦》取龙为象

《周易·乾卦》 取龙为象

 

  

 


中国五代时南汉的皇帝——刘陟在位期间多次为自己改名,先后改为“岩”、“龚”。一位西域僧人曾为刘陟算命并且预言“灭刘氏者龚也”,刘陟听后大惊失色,于是立即创制新字——“(yǎn)”为自己更名,此“”字取义于《周易·乾卦》的“飞龙在天”。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高贵而神异的动物,足以象征乾阳的至高无上,同时龙也是善变的动物——可以潜水、行地、飞天,所以乾卦六爻取龙为象以明变化。《周易》哲学思想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讲运动变化的规律,一是讲对立统一的规律。在《周易》六十四卦中,乾、坤二卦是总纲,其中所阐释的事物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是整个《周易》哲学体系的基石。《彖辞传》言:“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其中的“六位”、“六龙”是就乾卦六爻而言,乾卦借龙寓意,通过龙在六位上的潜、见、惕、跃、飞、亢(如图从下至上依次排列)六种状态,说明事物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其乾卦各爻爻辞如下:
 

①初九,潜龙勿用。

②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③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④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⑤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⑥上九,亢龙有悔。
 

初九爻(见①)意即:巨龙潜伏水中,不可有所作为。《周易集解》引沈麟士指出:“称龙者,假象也。天地之气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龙之为物,能飞能潜,故借龙比君子之德。初九既尚潜伏,故言勿用。” 初九爻是阳气初生阶段,需要蓄积能量、潜藏待时以求发展。
 

九二爻(见②)意即:巨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出现大德大才之人。九二为阳爻,居于本卦下体之中位,意味着有足够能量且居中持道,逐渐具备成功的主观条件,故称“大人”。卦有天、地、人三才,初、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九二居第二爻,位于地之上,意味着阳气渐强,这就具备了成功的客观基础,体现出事物发展的成功之势。
 

九三爻(见③)意即:君子整天自强不息,到了夜晚也时时警惕着,即使面临危险也会免遭咎害。《周易译注》中指出,在乾卦的爻辞中,龙属阳刚之物,君子为强健之人,二者均寓意刚强不息的气质。九三处于乾卦下卦之上、上卦之下,恰在或上或下的反复阶段,因此必须谨慎地遵循正道。
 

九四爻(见④)意即:或者腾越上天,或者退处在渊,没有咎害。《周易古经今注》解释说:“龙本是水中动物,龙跃于渊,得其所之象。人得其所,可以无咎,故曰或跃在渊,无咎。”《系辞传》特别指出“三多凶”、“四多惧”。从爻位上看,三爻居于下卦之上,但尚未升入上卦,四爻居于上卦,却位居上卦之下。九四以阳爻居阴位,是其不利因素。然而此时阳主进,阴主退,阳居阴位,能够随时进退,见机行事,故无咎。所以这是一个审时度势、待机奋飞的阶段。
 

九五爻(见⑤)意即:巨龙飞跃上天,利于出现大德大才之人。《周易正义》释为:“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君天位,德备天下,为万物所瞻睹,故天下利见此居王位之大人也。”五爻居上卦之中,多为最吉之爻,旧称“君爻”,多象征事物发展到最完美阶段的情景。
 

上九爻(见⑥)意即:巨龙高飞穷极,必将有所悔恨。上九爻在主客观上均达到了极盛满盈的状态,应止进而退,若此时进而不退就会走向反面,必有过悔,正如《朱子语类》所言:“当极盛之时,便须虑其亢。”因此,上九爻指出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盛极必衰,以示告诫。
 

综上,《周易·乾卦》写一条巨龙,最初潜藏在水底,环境不允许它有所作为(初九爻);随着条件变化,开始登上陆地活动(九二爻);它审时度势,一方面积极奋进,一方面又保持高度的戒惧(九三爻);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巨龙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或者腾跃进取,或者退回渊底,以退为进(九四爻);终于高飞上天,达到最完美辉煌的境界(九五爻);最后由于过分冒进,高飞穷极,知进忘退,终致灾害(上九爻)。如《朱子语类》所言:“《易》说一个物,非真是一个物,如说‘龙’非真龙。”乾卦是以龙的活动为象征,来类比世界万物的真实情况及其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形象地展示了事物萌生、发展、成长、盛壮乃至物极必反、终至衰亡的整个过程及其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可以看出,整个过程充满着昂扬向上,奋斗不息的进取精神,同时又告诫人们要审时度势,懂得谦退,居安思危,切不可盲目亢进。因此,乾卦取龙为象表现的是进与止、进与退的辩证统一的双重内涵,片面地强调任何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思想,都是不符合事物自身发展规律的。   (文/李丽 章也  作者李丽系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作者章也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教授。)   

标签:

六爻专家网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