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北斗”是怎样的存在的?

北斗七星“北斗”是怎样的存在的?

一起怀着希望,拥抱暖意,不负春光,不负梦想。愿春回大地时,万物更新、硝烟皆逝。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灾难总是突如其来,但这种时候我们更该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我们相信,一切终将过去,定会春暖花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三)

(五)天文历法

【星宿】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

【四象】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参商】参宿在西,商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 “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

【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实际上农历为阴阳合历)。

【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中国古代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3)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六十甲子”依次是:甲子-癸亥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

(2)干支纪日法。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fě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中国古代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

【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1)序数纪月法。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中“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3)时节纪月法。如 “孟冬”代农历十月。“仲春遘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

【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六)古代地理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神州】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朔气指北方的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州、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开封又名大梁、汴州、东京。

(七)风俗礼仪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

【人日】正月初七日。在古诗中,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念的感情。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北斗七星“北斗”是怎样的存在的?,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中国古代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只能吃寒食。在清明前一、二日。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上巳】三月初三,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作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是古人认为的阴极阳生之时。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北斗七星“北斗”是怎样的存在的?,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往期精彩回顾

标签: 文化 北斗星

六爻专家网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