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历法知识)历史久远的朝代更迭,你了解多少?

天文历法知识)历史久远的朝代更迭,你了解多少?

天文历法知识天文历法知识我国的农历是根据什么编制的一.干支纪时的起源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顺序相配,组成六十花甲子,从甲子、乙丑„„癸亥。古人以六十为周期的序数,用以纪日、纪年等。干支在中国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地下出土文物考证,早在公元前十三世纪的殷商时代甲骨中,我国就已经有以干支纪日的记载。据考证,我国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现今,我国干支纪日从未间断。按六十花甲子顺序轮流值日,一日一个干支名号,日复一日,循环使用,从不间断。中国的历史虽然很长,只要顺着干支往上推,历史日期就清清楚楚。这是中国古代创用干支法的功绩。在古代历法中也使用干支法,只要求出气、朔的干支,其余就一目了然。干支法不但用于纪日,还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始于东汉建武30年(公元54年)甲寅,西汉以前的干支是后人推算加上去的。六十花甲纪年优点是周期较长,符号简单。但历史久远,朝代更迭,单用干支纪年容易混淆。古人也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用六十干支纪月、纪时则在唐代以后。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十二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现在的23—1点,丑时为1—3等等,称为十二时辰。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称为丑月,等等。

(天文历法知识)历史久远的朝代更迭,你了解多少?

《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有从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以来两千年间年和日的干支。相传公元前2697年,黄帝命大桡氏以干支纪年,定此年为黄帝元年,以甲子为始元,以冬至日子时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从文献和考古发现来看(天文历法知识)历史久远的朝代更迭,你了解多少?,我国比较成熟的历法(脱离随时观象修正而事先计算颁布)大约始自东周。现存最早的历法是汉书所载公元前104年所颁布的《太初历》(又叫《三统历》),确定以公元前104年十一月初一日朔日夜半冬至日为始元(为计算时间起点,称为“初始历元”),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以冬至所在之月为十一月,以正月为岁首,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以135个月为交食周是我国干支纪历的第一个甲子年,这为研究中国古代史提供了年代的座标。这一说得到我国天文学界的认可。这说明干支纪年法在我国已有使用4500多年的历史。当代所沿用下来的农历是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3子天正十一月初五日冬至(辛未)至次日(壬申)子正初刻为历元。以上就是我国采用干支六十花甲子纪时起源的大致情况。二.天文历法知识(一)古代天文学我国古代天义学,是在农业生产和制定历法的需要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我国历代都很重视历法,为此长期坚持进行天文观测,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资料,发展了先进的观测手段,形成了我国的天文学体系。

我国古代历法大都使用阴阳历(称为《夏历》)。包括年月日、节气、日月五星位置、日月食预报等内容的历法体系,在汉代已经形成。我国历法起源很早中国干支历法的第十五天是什么意思,《尚书尧典》中已有闰的概念,战国时有了二十四个节气。中国古代历法非常多,有102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历法呢?这是古人尽量想使历法更准确些,所以进行一次次的修改,使数据更为准确。如每年的天数,两河流域定为354天中国干支历法的第十五天是什么意思,埃及定为360天,都不太准确。而中国春秋末年的“四分历”,它的回归年长为365.25日,比希腊伽欧洲早400年;明末邢云路于1608年测得的回归年长365.日,比现在精确推算出的当时的数值只小0.00027,远远超出了当时欧洲的精度水平。南北朝何承天(370—447)制定的《元嘉历》,定一个朔望月为29.日,与现代测值29.相比,精度也达到了十万分之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研究基本上是为了搞历法,是一种实用天文学,在理论上的探讨是不够的。比如天体、宇宙的结构等等这些问题一般是不研究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在理论上探讨不够这是个弱点,和古希腊比较,这个弱点就更为突出。(二)历法知识1.历法是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

(天文历法知识)历史久远的朝代更迭,你了解多少?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古代人就希望知道昼夜、月相和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更长时间的计量方法。世界各文明古国很早就开始根据天象观测来制定历法。定出年、月、日的长度,是制定历法的主要环节。日的长度是根据太阳每天的视运动定出的;一年的月数和日数以及月的日数,有的按天象定出,有的是人为定出的。因按天象确定的年和月所包括的日数不是简单的有理数,例如按季节变化确定的年(即回归年)为365.24220„„日,按月相变化确定的月(即朔望月)为29.53059„„日,而制定的历法又必须使年的月数和月的日数为整数。因此各国历代制定的历法,侧重点各不相同。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叫阳历,其中年的日数平均约等于回归年,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则人为规定,如公历、儒略历等;一类叫阴历,其中月的日数平均约等于朔望月,年的月数则人为规定,如伊斯兰教历、希腊历等;另一类叫阴阳历,其中月的日数平均约等于朔望月,而年的日数又约等于回归年,如中国现在还采用的农历、藏历等。此外,确定年首、月首、节气以及比年更长的时间单位,也是制定历法的内容。2.中国古代历法中国古代历法绝大多数是阴阳合历。中国古代历法的基本元素——日、气、朔中国至迟从殷商时代起就采用干支纪日。

从甲子到癸亥,六十干支日名轮流循环使用。“气”是中国古历的阳历成分。从冬至点开始到下一个冬至点为一年(回归年)。一年分成二十四个“气”,称为二十四节气。按时间等分的叫平气。按一年中太阳所走的路程等分的叫定气。从冬至开始,每隔一个气,如:大寒、雨水、春分„„等都叫“中气”;其余十二个,如小寒、立春、惊蜇„„等都叫“节气”。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阴历成分。日、月的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叫“朔”。月亮绕地球转动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它的速度变化的周期叫一个“近月点”。太阳周年视运动的速度也是不均匀的。它的变化周期直到明末以前一直认为就是一个回归年。由于日、月运动都不均匀,所以每年连续两次朔之间的时间也是不相等的。不过,经过长期观测统计,可以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均数,这个平均数就称为一个“朔望月”。根据朔望月推算出来的朔,叫“平朔”。对平朔进行日、月运动不均匀性的改正,得到真实的朔,称为“定朔”。中国古代的民用历法根据气、朔的变化,可分为三个时期:从春秋战国时代到唐初,是使用平气、平朔时期。从唐初到明末,是使用平气、定朔时期。清代以后,是使用定气、定朔时期。3.上元积年古代历法中一般都设有历元,作为推算的起点。

这个起点,习惯上是取一个理想时刻。通常取一个甲子日的夜半,而且它又是朔,又是冬至节气。从历元更往上推,求一个出现“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天象的时刻,即日月的经纬度正好相同,五大行星又聚集在同一个方位的时刻。这个时刻称为“上元”。从上元到编历年份的年数叫作“积年”,通称“上元积年”。上元实际就是若干天文周期的共同起点。有了上元和上元积年,历法家计算日、月、五星的运动和位置时就比较方便。中国推算上元积年的工作,首先是从西汉末年刘歆编《三统历》开始的。日、月、五星各有各的运动周期,并且有各自理想的起点,例如,太阳运动的冬至点,月亮运动的朔、近地点、黄白交点等等。从某一时刻测得的日、月、五星的位置离各自的起点都有一个差数。以 各种周期和各相应的差数来推算上元积年,是一个整数论上的一次同 余式问题。随着观测越来越精密,一次同余式的解也越来越困难,数 学运算工作相当繁重,所得上元积年的数字也非常庞大。这样,对于 历法工作就很少有实际意义,反而成了累赘,后经曹士蔿、杨忠辅等 作尝试性的改革以后,元代郭守敬在创制《授时历》中废除了上元积 日,是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基础的时间单位。地球自转反映为各种天体在天球上的周日视运动。

根据天球上的不同的参考点计量的地 球自转运动,就有各种各样的日。日常生活中的“日”,通常是以平 太阳日的长度为基础的。1 平太阳日的长度为:24 时03 月,是以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为基础的时间单位。根据起迄点不同,有各种各样的月。朔望月是月相变化的周期,是根据月球对于 太阳的位置来确定的。1 朔望月长度为:29. 平太阳日(29 12时44 分11.6 秒[平太阳时]),平均值为:29.5306 日(29 日12 时44 公历中每一个历年(365或366 平太阳日)分成十二个月,按 照传统习惯,月的长度有28、29、30、31 平太阳日四种。 年,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为基础的时间单位。地球公转运动在天球上的反映就是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根据天球上不同参考点计 量的太阳周年视运动,就有各种各样的“年”,以适应各种需要。回 归年是太阳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要的时间间隔,长度 为:365.24220 平太阳日。现行的公历就是按回归年的长度制定的, 为方便起见,历年取365 或366 平太阳日。 7.公历(阳历) 公历,是目前全世界通用的历法,又称“格雷果里历”,实质 上是一种阳历。

(天文历法知识)历史久远的朝代更迭,你了解多少?

阳历是以地球绳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它是罗马 教皇格雷果里(一译格利哥里)十三世对原来的儒略历进行修订后于 1582 年颁行的。由于儒略历的年长度是365.25 日,同回归年长度 365.2422 日(365 小时48分46 秒)相差0.0078 日,从实施儒 略历到十六世纪后期,累差已约10 天。为了消除这个差数,格雷果 里十三世把儒略历1582 年10 日(星期四)的下一天定为格雷果里历10 月15 日,中间销去10 天,这样使春分又恢复到3 月21 同时还修改了儒略历置闰的法则,公元年数被4除尽的仍为闰年,但 对世纪年(如1600、1700„„),只有能被400 除尽的才为闰年。这 样,在400 年中只有97 个闰年,比儒略历减少3 个,即历年的平均 长度为365.2425 日,与回归年长度365.2422 日更为接近。 公历先在天主教国家使用,后到新教国家,二十世纪初全世界 普遍使用。中国于辛亥革命后在1912 年开始采用公历,但用中华民 国纪年。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公历纪年。现在,阳 历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所以又称“公历”。 8.阴历 阴历,是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历法,又称回历。

阴历是 纯粹以月亮(俗称太阴)绕地球的运动周期为根据的历法,它的特点 就是每个月的平均长度等于或接近于“朔望月”。因此任何一天都有 月相(月亮的形状)的意义,例如逢初一必定看不到月亮。阴历把月 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 个月算一年。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一个朔望月,是29 天12 小时44 秒。为了方便,阴历把历月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 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 天,一年计有354 9.农历(夏历)农历(夏历),是中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这种历法中安排 有二十四节气(天文历法知识)历史久远的朝代更迭,你了解多少?,以指导农事活动,而且主要在广人农村中使用,因此 称为“农历”,又名夏历、旧历、中历,民间也有称为阴历的。它用 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中国干支历法的第十五天是什么意思,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 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两历 并用的历法。 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

标签: 历法 干支 天文 长度 平均

六爻专家网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