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历法与农历 年份前两个数加1就是世纪,比如19**年
年份前两个数加1就是世纪,比如19**年就是20世纪,1世纪元年是耶稣诞生的年份。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我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公元前身是儒略历,1582年罗马天主教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把全面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格列历10月15日,中间销去10天。同时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
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56天(太阳年),按一年365天计算,每年少0.256天,因此,400年中需置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加上一天全年366天。这样经过3333年才有一天的误差。
年有三种:地球绕日一周,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九分九秒,谓之“恒星年”;太阳过近地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近地点,历三百六十五日六时十三分四十八秒,谓之“近点年”;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春分点,历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谓之“回归年”,亦称“岁实”。
因二分点(春分点秋分点)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五十秒,故回归年较恒星年之时间为短,相差二十分二十三秒,谓之“岁差”。 此三种年之时间不同,欲使每年之节气寒暑不变,故取回归年为制历之年。
对于回归年之时间,有记住之必要,为便于记忆,编一歌诀如下:
地球绕日一周年,要知时间有多少?三六五日加五小,四十八分四六秒。
由一月一日至次年一月一日谓之一年,年长本应与岁实相等,然而一年之日数,必须是整数,不便将奇零之时数计入,故以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每年余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至四年约满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为闰日,谓之“闰年”。
无闰日这年,谓之“平年”,平年三百六十五日,闰年三百六十六日。但四年之闰余,仅二十三时十五分四秒,今闰一日,未免过多,超过之四十四分五十六秒,积至二十五闰,为十七时五十八分二十四秒,约合一日之四分之三,故每满百年废一闰,至第四百年又不废。如是每四年置一闰,每四百年减三闰,计超过二小时五十三分二十秒,须八个四百年后,即三千二百年后,始补足此一日之差。
公历的闰年:
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加在二月里,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为28天,闰年为366天,二月为29天。因此,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增加一天,闰年366天。
闰年的计算方法:公元纪年的年数可以被四整除,即为闰年;被100整除为平年;被100整除也可被400整除的为闰年。纪元是从传说的耶稣诞生那年算起。公历每月有月大、月小和月平的说法,月大为31天,月小为30天,月平只有2月,为28天(闰年29天)。
农历
中国目前仍在与格里历(即公历)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人们习称“阴历”,但其实是阴阳历的一种,即夏历,并非真正的“阴历”。
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人们因为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因而常把夏历称为“农历”,但二十四节气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应该属于太阳历部分。因此把夏历称为农历是不恰当的。
现代农历置闰规则的缺陷
众所周知干支历法与农历,一个回归年平均是365.2422日,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因此19个回归年365.2422×19=6939.6018日略小于19个农历年(19×12+7)×29.5306=235×29.5306=6939.6910日。此外365.2422×19÷29.5306=234.9970非常接近235但小于235,所以目前19年最多只能有235个朔望月,不可能出现236个朔望月的情况。但我们现行的农历置闰规则却会使农历出现19年236个朔望月的怪象,如1966年(1月21日)~1984年(85年2月19日)这19年的农历就有236个月计6970天,真是不可思议、实在令人费解。
阴阳历法
农历即夏历。农业上使用的历书,有指导农业生产的意义。但事实上农历月日与季节变化相差明显,指导农时的效果并不好,我国古代真正指导农时的是“二十四气”,它实际是一种特殊的“阳历”。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干支历法与农历 年份前两个数加1就是世纪,比如19**年,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农历固定地把朔的时刻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谓“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太阳和月亮黄经的计算十分繁琐和复杂,这里就不予介绍了)
至于定农历日历中月份名称的根据,则是由“中气”来决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为二月;以含“谷雨”的月份为三月;以含“小满”的月份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为六月;以含“处暑”的月份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为十一月;以含“大寒”的月份为十二月。(没有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上月的闰月)
农历的历年长度是以回归年为准的,但一个回归年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学家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在农历十九年中,有十二个平年,每一平年十二个月;有七个闰年,每一闰年十三个月。
为什么采取“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呢?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个回归年有12.368个朔望月,0.368小数部分的渐进分数是1/2 、1/3 、3/8 、4/11 、7/19 、46/125, 即每二年加一个闰月,或每三年加一个闰月,或每八年加三个闰月……经过推算,十九年加七个闰月比较合适。因为十九个回归年=6939.6018日,而十九个农历年(加七个闰月后)共有235个朔望月,等于6939.6910日,这样二者就差不多了。
另外,“十九年七闰”只是一个近似说法。事实上,春秋时代天文学家曾经首创十九年七闰的方法;祖冲之大明历采用20组19年7闰插入1组11年4闰,计391年144闰,使农历的平均历年更接近回归年;此外还有334年123闰、1021年376闰的提法干支历法与农历,和回归年的差额更小。但自清代以来,我国即完全采用天象确定历年、历月,从而使农历的平均历年与回归年完全一致。
七个闰月安置到十九年当中,其安置方法是很有讲究的。农历闰月的设置,自古以来完全是人为的规定,历代对闰月的设置也不尽相同。秦代以前,曾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汉初把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以后又规定“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直到现在仍沿用这个规定。
为什么有的月份会没有中气呢? 节气与节气或中气与中气相隔时间平均是30.4368日(即一回归年365.2422日平分12等分),而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所以节气或中气在农历的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推迟,到一定时候,中气不在月中,而移到月末,下一个中气移到另一个月的月初,这样中间这个月就没有中气,而只剩一个节气了。
上面讲过,古人在编制农历时,以十二个中气作为十二个月的标志,即雨水是正月的标志,春分是二月的标志,谷雨是三月的标志……把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就使得历月名称与中气一一对应起来,从而保持了原有中气的标志。
从十九年七闰来说,在十九个回归年中有228个节气和228个中气,而农历十九年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七个月没有节气和七个月没有中气,这样把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也就很自然了。
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有时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历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节气和中气,在农历里的分布日期很不稳定干支历法与农历 年份前两个数加1就是世纪,比如19**年,而且日期变动的范围很大。这样看来,农历似乎显得十分复杂。其实。农历还是有一定循环规律的:由于十九个回归年的日数与十九个农历年的日数差不多相等干支历法与农历,就使农历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农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阳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节气和中气日期大体上是重复的,个别的相差一、两天。相隔十九年闰月的月份重复或者相差一个月。
干支纪时
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六十甲子。
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时法。
传说黄帝时代的大臣大挠“深五行之情,占年纲所建,于是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这只是一个传说,干支到底是谁最先创立的,现在还没有证实,不过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说明早在殷代已经使用干支纪时法了。
1、闰年的含义
闰年(leap year)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
闰年共有366天(31,29,31,30,31,30,31,31,30,31,30,31)。
2、闰年的判定方法
判定公历闰年遵循的一般规律为: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公历闰年的精确计算方法:(按一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5.5秒)
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1年不是闰年)
②、世纪年能被400整除而不能被32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3200年不是闰年)
③、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能整除3200,但同时又能整除则又是闰年.(如年是闰年,86400年不是闰年)
又若按照 :(按一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闰年规则如下:
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②、世纪年能被400整除而不能被32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3200年不是闰年)
③、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能整除3200,但同时又能整除86400则又是闰年.(如86400年是闰年)
原因:一年按365天5h48'46''计算,一年日数必须是整数,不便将零时数计入,所以取365天为一年,则余5时48分46秒 ,积至4年约满一 日,所以4年一“闰日”,谓之“闰年”,无“闰日”之年为平年,即平年365天,闰年366天。但到4年之时,仅有23时15分4秒闰一日,欠缺44分56秒;积至100年(25闰)时就欠缺18时43分20秒,约合3 / 4日,所以满100年不闰;此时又余5时16分40秒,积至400年余21时6分40秒又闰;又欠缺2时53分20秒,积至3200年计欠缺23时6分40秒,所以满3200年不闰;此时又余53分20秒,积至86400年刚好24 时又一闰,这是不余不欠,需重计算,所以按阳历计算就有上面的闰年规则。
按一回归年365天5h48'45.5''计算:3200年多出16000小时分秒 =18600小时26分40秒,共32*24+8=136个闰年=776*24=18624小时 >18600小时,所以只能算到775个闰年,3200不是闰年,于是775*24=18600,多出了26分40秒怎么办需要多少个周期弥补?答案是54个周期,为年,因为/3200=54个周期 54*26分40秒=1404分2160秒=24小时。
公元前闰年规则如下:
1,非整百年:年数除4余数为1是闰年,即公元前1、5、9……年;
2,整百年:年数除400余数为1是闰年,年数除3200余数为1,不是闰年,年数除余1又为闰年,即公元前401、801……年。
标签: 闰月 中国历法 干支纪日 天文 闰年六爻专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