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果能够准确预测未来,风险投资是否会因此变得更有章可循?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风险投资从业经验,提出了风险投资关于预测的系统性方法,并对预测相关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思考。
//////
风险投资中的预测方法
陈玮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医疗行业风险投资人
认知维度的缺失,是投资中最大的风险。为了令投资决策更为合理,风险投资人( )无不竭尽所能对未知世界预先进行探知。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身风险投资的从业经验,对风险投资中预测的方法进行梳理。偏颇之处,不吝指正。
一、预测的魅力
笔者最近在投资圈和00后圈同时发布了一个投票,投票内容包含以下两个问题:
“1、你希望能准确预测未来吗?”
“2、你希望预测关于未来的何种信息?”
其中:投资圈的样本,主要由风险投资、证券投资和期货衍生品投资从业者构成。00后的样本,主要由在校本科生组成。两个圈子的样本量均大于200。反馈结果如下:
关于问题一,投资者和00后的选择出奇一致,两个圈子都有超过96%的人希望能准确预测未来。在剩余不足4%的样本中,答案略有不同。00后们不想预测未来的原因主要包括:“不确定是否真的希望知道未来”、“不希望提前知道不好的事”。投资圈的朋友回答则更为直接:“哥们,做投资这么多年,咱实际点行不?我要真能预测未来,早就去当LP( ,有限合伙人)享受生活啦!”
由此可见,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能准确预测未来。极少部分人由于认为预测不切实际、或不愿提前知晓不利的结局六爻测投资的方法,最终选择对预测持有保留的态度。
关于问题二,两个圈子的答案则是五花八门。投资者们最希望预测的内容包括:“未来的股价”、“企业IPO的过会时间”、“谁将成为基金未来最大的LP”、“投资的企业家未来成就能否赶超马云”。00后们则关注:“未来什么行业更赚钱”、“自己未来将从事什么职业”、“在哪儿会认识自己的另一半”。
可见,无论后浪还是前浪,对于预测未来这件事都可谓趋之若鹜。预知未来的能力,仿佛游戏“外挂”(游戏作弊器)一样的“神”存在,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市场空间。
基于此,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人们,发明了各种预测模型去估算拟投资企业未来的盈利和估值,WACC估值模型( Cost of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已经用到炉火纯青。二级市场的公募和私募基金们,将量化策略、、数据挖掘等用得风生水起,通过将各种模型训练得服服帖帖,以求得一个更好的投资回报。
此外,一些投资人还另辟蹊径,从面相、颜值、脸部宽高比、星座、手相等各个维度,尝试构建具有辨识度的选人方法和交易策略。如果还是觉得不过瘾,那就只能依靠诸如《易经》、“六爻”等杀手锏了。
预测为何竟有如此大的魅力?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第一,好奇心作祟。历史已成为过去,人们都希望预先知晓未来的模样。
第二,提前获取关于未来的信息,可以指导当前的行为与决策,最终求得最优的投资策略和结果。
总之,能够预知未来,就可以实现对于当下的“降维打击”,益处多多。
二、预测的难点
然而,预测未来是一件难事。为何如此困难?量子力学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解释视角。
1927年,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波耳研究所的讲师海森堡发表了论文《论量子理论运动学与力学的物理内涵》,提出了著名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s ):“在一个量子力学系统中,一个运动粒子的位置和它的动量不可被同时确定”。直白地说,就是即便已经了解关于粒子初始状态的所有信息,我们也知道粒子未来的运动轨迹,我们却无法准确预测每一个量子测量实验的结果,而只能给出基于概率的预测。
为什么明明知道结果、却依然测不准结果?量子力学给出的逻辑是:精确测量被测物的位置,就需要拥有一把非常精确的尺子。在微观世界中,测量工具越精确,其尺度就越小。尺度越小,其频率也就越大。频率越大,其能量也就越大。因此,使用一把“高能”的精确尺子测量被测物,势必会对被测物产生影响,进而改变被测物原本的状态和运动轨迹,最终导致测不准现象的发生。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监盘养殖场的猪、羊、鸡等存货,实乃一件极其繁重的体力活。诸多项目压身、缺乏锻炼的注册会计师们,想来一定跑不过那些开心的小羊和小鸡。当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为每一只动物贴上标签,通过芯片及传感器进行精确定位,进而做到精确测量。然而,上述操作仅限于宏观世界。一旦进入微观世界,芯片及传感器的颗粒度便显得过于庞大,再也无法为每只动物逐一提供标签。此时,测不准原理便开始发挥作用:不计其数的小羊和小鸡正在愉快的奔跑,“高能尺子”靠近谁,谁就欢快地跑开。至此,精确的测量以及后续的预测,便成为了水中之月、镜中之花。
再举一个二级市场投资的例子:某股民基于昨夜美股大跌的信息,预测今日A股持仓股票也将大跌。于是9:30股市刚一开盘,该股民便将所有持仓清空。然而,该股民的卖出行为,被盯盘的庄家所捕获。于是,庄家改变了当日原计划的盘整策略,改为急速拉高并横盘诱多。此后,该股民由于按捺不住踏空的焦躁,选择高位重新买回。此时,庄家又一次改变了原本的交易策略、趁势抛售。最终,该股民当日所实施的预测行为,对事态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该股民没有意识到自己看似微不足道的交易行为(测量行为),最终两次改变了当日股价的走势。
三、预测≠预知
在前文中,笔者多次使用“预测”和“预知”两种表述风险投资中的预测方法:准确预测未来,且未对其加以区分。事实上六爻测投资的方法,预测和预知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预知,本质上是预先知道未来的正确结论。预知是由原点直达正确结论的过程,是一个离散的、跳跃的、效率最高的过程,只有一条最优通路,且结论是确定的、必然正确的。
预测,本质上是基于观察和分析的推理。预测描述的是由原点推导至结论的过程。预测不能直接预知结果,只能经由一步步的推导得出结论。因而预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且预测的结果存在错误的可能。
有的时候六爻测投资的方法,我们会称赞某位投资人拥有敏锐的“商业直觉”,总能先于市场捕捉趋势并及时布局投资。事实上,这并不是说此人能够预知未来,而是指其在以下方面具备过人之处:
(1)细致、敏锐的观察。
(2)准确的信息捕获与分析。
(3)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判断能力,作为预测结论的支撑。
(4)能构建事态发展若干可能的模型,并为之分配相对合理的发生概率。
以上这几方面,共同组成了风险投资中的预测行为。
四、预测的步骤
基于前文的论述,笔者针对风险投资的操作,提出关于预测的以下四个步骤:
1、预测的起点,是敏锐的观察。笔者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寻找手机,然后打开云顶财说、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东方富海等优质公众号,以及格隆汇、雪球、同花顺等信息聚合平台。有的时候,清晨的一条信息、一个帖子,就可能决定当天甚至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策略。因此,观察是预测的开始。
2、捕获变化是重中之重。增量的投资机会,本质上来源于变化。变化可能影响局势走向、带来增量机会,当然也可能产生新的投资风险。对于变化的及时捕获和应对,是投资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基于变化,评估影响。这一思维方式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有几分相似,其哲学基础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关于变化带来的影响,投资人主要评估影响的方向(有利或不利)、程度(大或小)以及重要性(是不是决定性影响)。
4、大胆脑补。在对影响进行评估之后,便进入了脑补的过程。脑补可谓从事投资工作必备的技能。脑洞开得越离谱,投资人获得超额收益的溢价空间就可能越大。投资人应尽可能避免思维的局限。一旦思维受到局限,形成认知维度的缺失风险投资中的预测方法:准确预测未来,投资人便极有可能落入羊群效应的陷阱之中。
上述的脑补工作,最终将编制出一个一个的剧本。由于这些剧本仅凭缺乏依据的脑补而得出,因而其本质上属于假设的范畴。接下来,风险投资人通过行业研究、尽职调查等工作,来证实或证伪这些假设,最终做出投与不投的决策。
上述的预测步骤,需要具备以下三种能力或素质:观察力、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以及合理的推测能力。其中:观察力一部分来源于天赋,一部分可通过后期的训练来补强;信息的获取与努力程度有关;信息的分析能力也可以通过训练来加强。最为考验的投资人的,是如何合理地进行推理。而对推理的合理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推理所依据的基础是否足够坚实。推理的基础越坚实,结论正确的概率也就越大。
五、预测的依据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从以下角度来寻找推理的依据:
1、历史。历史是过往剧本的合集。了解过去曾经发生的故事,可以让缺乏思路的投资人找到一些可用的线索。比如:今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后,为评估疫情可能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各大券商研究所的研究员们牺牲了春节休息时间,纷纷查阅2003年非典爆发前后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及各个行业的走势。然后,在2003年剧本的基础上,研究员们通过评估当前环境下一些新增变量的影响,来推测新冠疫情下将如何左右未来各种事态的走势。
进一步地,如果为历史加入量化的元素,便产生了预测的趋势分析法。根据笔者理解,趋势分析法:
(1) 假定历史会重演。
(2) 假定经验数据中蕴含了规律的碎片。
(3) 通过选取一些经验数据来构建模型。
(4) 通过模型的训练,来发现规律的雏形。
(5) 考量关键的参数、作用机理和概率。
(6) 完成模型的训练,成功实现规律的量化和可视化。
(7) 应用模型,制定对应的量化投资策略并加以实施。
在上述过程中,工程学思维( )、结构化方法( )和增量化改进( )可以令模型的结构更为稳固,令规律的颗粒度更加细腻。
2、周期。周期是大自然和经济社会一种美妙的创造。周期的存在,可以有效对冲熵增的趋势。在系统即将偏离有序轨道的时候,将其重新拉回到有序状态。就投资而言,以下周期经常被笔者用作锚定,起到对趋势进行预测的效果。
3、经验。投资经验的本质,是基于大量案例训练的认知总结,也是基于过往环境所总结出的一般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经验是资深投资人的致胜法宝。一个经验丰富的投资人,通过基于过去大量案例训练出各种类型的经验模型(不一定是量化模型)。在遇到新的投资项目时,仅需作简单比对,便可轻易调取现成的模型进行快速判断,可谓其独门的快捷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将经验作为预测的依据,有时也存在一定局限。在评估具有颠覆性的项目时(比如1999年时期的腾讯和阿里),投资人经验越丰富,错得可能会越离谱--这是因为,新事物的颠覆性远远超出了投资人过往所有经验的认知。
4、直觉。直觉是一种奇妙的意识状态。直觉的产生,从来都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不需要花费什么力气,好似网络游戏中的“被动技能”。一般认为,直觉只是一种非理性的状态,根据直觉做出的判断,有可能缺乏合理的依据。笔者对此抱有不同观点。
笔者认为:直觉看似非理性,其底层还是基于计算的。一个资深的风险投资人,其直觉来源于过往大量案例的信息输入。人的大脑皮层或某些未知的机能从这些信息中提取认知碎片,并对其进行清洗、结构化,最终形成关于规律的各种输出。一旦投资人身临适用的场景,人脑便会自动匹配相关的直觉,并向意识层发出接收相关直觉的信号。然后,直觉被投资人的意识所捕获,进而在投资判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根据笔者切身经验,在大部分情况下,投资直觉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当然,关于直觉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永远不知直觉何时将会出现。直觉的出现与否,全凭其“个人心情”的好坏。目前的AI领域已经对诸如直觉这类人脑的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广泛运用的深度学习(Deep )、模糊计算(Fuzzy )等技术,或许便或多或少来自于直觉产生的机制吧。
六、伦理的思考
就技术层面而言,至此本文可以就此搁笔了。然而笔者认为,所有技术层面的应用,都应以深思熟虑的伦理思考作为基石,比如:基因技术需要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才能进行涉及人类的临床试验,机器人技术需要满足机器人三大定律,AI技术需要关注安全与隐私等问题。因此,在本文最后,笔者将就预测进行一些关于伦理的思考。
延续开篇的套路,再次提出两个问题:
“1、预知能力是否应存在于世?”
“2、若存在,世界将变成怎样?”
如果能够预知未来,脑补一下,未来可能会是这样一种情形: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们,能够准确预知某只股票何时启动、何时见顶、何时应当清仓;风险投资人们能够在京东还被称作“北京京东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的时候就慧眼识珠,重仓投资;衍生品的投资者们在WTI原油期货还在高位时就开始做空,最后在其为负的时候清仓。至此,一年一万倍投资收益不再是梦。
Happy ,isn't it?
然而,事情并未到此结束。财务自由以后,预知能力仍将继续生效:我们会清楚得知几月几日会去马尔代夫旅游,住的是水上屋还是小连排,了解到第一天会去潜水、第二天会去看海豚、第三天会去钓鱼,第四天会打沙滩排球。同时,打麻将将不再有趣,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把谁会自摸谁会点炮;考试挂不挂科早在学期开始之前就已确定;甚至连实证研究,在跑数据之前最终的实证结果也早已知晓。
人们忽然发现,未来每一个时点即将发生的事都已经确定,所有的事件都将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至此,人生的轨迹成为了一串二进制的代码,只要不停电就会得到完美的执行。说实话,这种状态其实挺无趣的。
生命的魅力,在于不确定性。
有了不确定性,人生的努力才有了意义。
让世界留白更多的未知领域,人生的探索才会变得更加精彩。
最后,以彼得·德鲁克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
就是去创造未来。
——彼得·德鲁克
作者简介:
陈玮,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审计学教研室;医疗行业风险投资人。
研究领域:私募与风险投资、企业估值、财务舞弊。
END
标签: 预测 直觉 投资 精确 模型六爻专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