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历法与农历的区别 行思很久没更新博文了,随便抽点话题来谈谈

干支历法与农历的区别 行思很久没更新博文了,随便抽点话题来谈谈

文/·行思

很久没更新博文了,随便抽点话题来谈谈。有一个比较细节的问题,大部分人可能注意不到,就是子平八字用的干支历法实际上可能是为了玄学而专门设置的,而农历的干支实际上与此并不相同。

相对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岁首是立春还是正月初一?再细一点的问题就是干支每月月首是节气还是农历月首?如果是做历法一块,就需要对这问题进行了解。但目前主流的万年历(像是寿星万年历、百度自带的日历、手机日历等)是以节气为界,实际上是与史书的用法相背的,而却与子平八字的用法相符。行思以前为此翻过许多资料,现在比较方便了,知乎上有大神已经详细的举例论证了(链接:),行思在此摘录一部分例子做说明。

1、干支岁首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正。

《国家图书馆藏明代大统历日汇编 》

上图是《国家图书馆藏明代大统历日汇编 》的图,隆庆四年是现代公历1570年,立春是在公历1570年1月26日己未日,正月初一是在1570年2月5日己巳日,这里因为立春过掉了所以直接写了七日后是雨水,如果是以立春为岁首则不可能七日后是雨水。

人民日报

2014年立春在2月4日干支历法与农历的区别,这里1月31日就人民日报就已经换成甲午年了,说明也是按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

2、干支纪月也是以农历月首为正。

这是清代的黄历,六月乙未,在第一句是说上月十一日癸亥日是小暑,如果是以节气起始,不应该有上月本月的字眼划分。

不找古历法,拿行思常查找用的万年历干支历法与农历的区别,其中也是以农历为起点论的。

中国古代万年历

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

这两本万年历书都是根据史料校对的,按作者说是有史料支持的。1569年,己巳年正月丙寅是在公历的1月17日,之前的算上一年戊辰年,而这一年的立春是在1月26日。然后月份二月是2月16日,如果按节气划分,这时候还是在丙寅月内。如果对比寿星万年历,会发现干支历的年月会有不同,因为寿星万年历是按节气做划分的,所以可见正统史书万年历是以农历为准做划分的。

可能有的人会疑问,那么现在流行的这种干支历法是从哪儿来的呢?

具体资料没找到,但子平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有强调以节气为论的段落,加上术数用八字的实际上就是禄命、子平两种占大头,所以源头是从这里发展出来的可能性很大。

在子平很早期的《渊海子平》中有一篇《论四季大节诀》:“此法如嘉靖一十七年,岁在戊申年十二月十七日,甲子日午时立春是二十年。今余令要知来年春,但加五日三时辰。如甲子日立春,至己巳日酉时便是五日三时辰……”,这里“嘉靖一十七年”应是刊刻错误,行思根据上下文比对了一下,这里应是“二十七年”。翻查二十七年日历干支历法与农历的区别 行思很久没更新博文了,随便抽点话题来谈谈,十二月十七日是甲子日立春,文中称之为“岁”在此干支历法与农历的区别 行思很久没更新博文了,随便抽点话题来谈谈,即是说一年的起始在此,而农历初一实际上是在其后,所以这里很明显,子平是用节气定岁首的。后面一段就是推算下一年的立春是在哪个干支日上,这里推算说是下一年是己酉日,翻了下日历,确实是嘉靖二十八年己酉日立春。后面还有《论截流年节气日时刻数要诀》推算各个节气的时间,可见子平对节气之重。

但因为这种论法不作为日常纪日使用,所以实际上就是子平一系在用。看看同样以日起卦的《梅花易数》,其中算起卦的方式就是用农历的年月日时,而不是干支的年月日时,这就很说明干支历的方法并非使用的主流,而且在术数体系里干支历法与农历的区别,也是只有一系在用。直到近代农历退后,公历推到主流,加上子平法的流行广泛,才让干支历法慢慢的占据四柱论时间的主流地位。

补充:补充一下吧,其实这没太大影响,只是说了下古代官方写的干支实际上跟八字那种干支不一样,可以看作农历有自己一套干支算法。唯一注意的就是八字在计算月煞的时候,这种以农历算的神煞就需要注意这种差异,不能直接用干支历的月去推神煞。

这问题是行思此前在做历法库的时候,一直在想到底要不要加上另一套干支算法,因为以前查过有所印象,但时间太久了具体细节又不太确定了,所以又去查找了一遍资料,然后就找到了知乎上的那篇。然后当然结果就是行思在历法库里补充上了这种算法,但用处似乎有限。

标签: 中国历法 干支纪月

六爻专家网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