爻位呼应+天人、脏腑之“应”+组方之“应”+看“群方之首”如何“应”?+类同则应+“类同则应”与“阴阳相应”有何不同?

上篇谈了爻位及诗、书、画、乐、棋、武、兵之“应”,本篇主论中医天人之应与脏腑之应。(周易、爻、天人合一、脏腑关系。转载需注明本文属潘毅教授原创)

 

对于应,讲究“天人合一”的中医,首先会把目光投向天地自然。阴阳相应在天地间的最基本模式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的:“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的天地阴阳交感。然则天气清轻属阳,位上;地气重浊属阴,位下。那么,地气是如何上升为云,而天气又如何转降为雨呢?此蕴阴阳互藏与互引之机。

 

地气在下属阴,其之所以能升,一是因为地中之热对地阴的蒸腾,犹如太极图中黑鱼中之白眼-阴中之阳的作用;二是天阳下晒同样可蒸发地阴化气上升;三是基于异性相吸,天阳与地阴相需相吸,引地阴而上达。

 

地阴之气上腾于天后,聚化为积雨云。云中蕴雨,即如太极图中白鱼中之黑眼-阳中之阴,蕴雨越多,阴的比例就越大,自然就有下降的趋势。兼之地阴与天阳异性间的相需相吸,引天阳(实质是天阳中的阴)而下降而为雨。

 

《素同·天元正纪大论》对天地阴阳上下相“应”有更详细的描述:“帝曰:上下相召奈何?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人与天地相应,脾气上升、肾中精气气化上行尤如地水之气上升,此“地气上为云”,其上升到动力主要就是自身所蕴的脾、肾之阳-阴中之阳。心阳下温,则如天阳下晒蒸阴上腾。“地气上为云”后,升极当降,则肺之肃降,气水如霖而洒,即“天气下为雨”。

 

脏腑关系亦无不相应:五脏各具不同的功能及生理特性:心藏神、主血脉,为阳中之太阳,为阳脏而通明;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为阳中之少阴,主宣发肃降;脾……;肝……;肾……等。每一脏在发挥自身功能或显示自身特性时,可影响其它脏腑功能。如肝主疏泄,可促进脾胃纳运;可促进胆汁排泄;可影响男子排精、女子排卵;肝升肺降,可协调气机升降;可调畅情志以助心主神志。同时,每一脏亦要得到其他脏腑的配合与制约。如脾主运化,需要肾阳与心阳的上下温煦,需要肝之疏泄以使健运与生升,需要肺之宣肃以助水谷精气的布散。所以五脏的任何一种生理功能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各脏腑密切配合。这种彼此间的相互助长、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了五脏一体,相互呼应,整体意义上的藏象系统。

 

(本文属潘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组方之“应”

 本篇以麻黄附子辛汤及太极丸为例,看组方如何能做到里应外合与上下应合?(周易、爻、方剂。转载需注明本文属潘毅教授原创)

 

“应”之丰,在辨证与遣方用药中最能体现:以麻黄附子辛汤为例:其所治证的病机为阳虚外感风寒,伤寒家称为太(阳)少(阴)两感,正因为病机或病位存在阳虚与外寒,太阳与少阴的里应外合,因此,治亦当温阳散寒内应外合。一般谓散太阳外寒治其标以麻黄为主。但若将麻黄看作仅能解表,却是小视麻黄了,其散寒之功实能彻里彻外。《本草崇原》谓:“植麻黄之地,冬不积雪,能从至阴而达阳气于上。”而附子性大热,禀雄壮之质,可追复虚亏之元阳,绝少阴阳虚之内应以治本。且其味辛,其性走而不守,可由里达外助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麻附相配已有里应外合之意,但意犹未尽,以细辛散内寒、祛外寒,从少阴而透太阳为两药之桥梁。仍是《本草崇原》谓:“细辛气味辛温,一茎直上,其色赤黑。赤黑,禀少阴泉下之火阴,而上交于太阳之药也。”细辛与麻黄在这里的区别是:麻黄散外寒为主,细辛祛内寒为要,侧重点不同。如是,三药互动互应,方证之合,丝丝入扣。

 

组方可里应外合,自也可上下应合。《伤寒温疫条辨》的太极丸(升降散)可为范:方由蝉衣、僵蚕、姜黄、大黄四味中药组成。主治温热、瘟疫,邪热充斥内外,阻滞气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致头面肿大,咽喉肿痛,胸膈满闷,呕吐腹痛,发斑出血,丹毒,谵语狂乱,不省人事,绞肠痧(腹痛),吐泻不出,胸烦膈热,疙疸瘟(红肿成块),大头瘟(头部赤肿),哈蟆瘟(颈项肿大),以及丹毒、麻风等。该书对此方上下内外相应之意谓:“是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从治膀胱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散逆浊结滞之痰也;蝉蜕气寒无毒,味咸且甘,为清虚之品,能祛风而胜湿,涤热而解毒;姜黄气味辛苦,大寒无毒,祛邪伐恶,行气散郁,能入心脾二经,建功辟疫;大黄味苦,大寒无毒,上下通行,亢盛之阳,非此莫抑;米酒性大热,味辛苦而甘,令饮冷酒,欲其行迟,传化以渐,上行头面,下达足膝,外周毛孔,内通脏腑经络,驱逐邪气,无处不到;蜂蜜甘平无毒,其性大凉,主治丹毒斑疹,腹内留热,呕吐便秘,欲其清热润燥,而自散温毒也。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

 

(本文属潘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群方之首”如何“应”?

 桂枝汤被誉为群方之首,不妨找找桂枝汤中藏了多少个“应”?看其是否实至名归?(周易、爻、方剂、桂枝汤。转载需注明本文属潘毅教授原创)

 

若论“应”的层次之丰当首推桂枝汤。桂枝汤之功效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实表散邪,阴和阳主治以太阳中风证为代表。

 

太阳中风者,太阳经被风邪所中也,俗云“伤风”。风能入中,意味着患者卫气本虚,卫虚则腠理疏松而易招风,风性开泄,无孔不入,腠理疏松则汗出;汗出为营阴外泄,汗孔又称“气门”,汗出则气随汗泄而气更虚,故又称表虚证。因此,风邪外袭,卫阳不能外固,营阴不得内守为其病机。卫之支配虽在肺,卫之化源实在脾胃,而营阴亦源于脾胃,是以太阳中风虽为表证,病位却是肺胃(脾)失和。

 

桂枝汤的任务实繁重,药仅五味,既要解表,又又补虚;既管营卫,也顾肺胃。药物间若不是配合无间,相互呼应,任务如何能完成?《易》可以玩,方当然更可玩,我们就找找桂枝汤中藏了多少个应吧!

 

方中桂枝味辛甘,辛甘发散为阳,故用之以治风。若细加考量,辛能发汗解肌,甘能补虚实表,甘又能缓,使发汗而不致过汗。发中带缓,刚中含柔,旋转于表里之间,和营卫、暖肌肉、活血脉,其功用在于半散半补之间。一味桂枝已体现出表里、补泻、刚柔之应,此其一应。

 

以桂枝辛甘发散,又恐其走泄阴气,且汗症亦需补充汗源,以载邪外出。故用酸微寒之芍药益阴以增汗源,酸以收之以和营阴,使表邪得解,里气以和而营卫自调,起着融汗补二药于调和营卫一法之中。桂枝配芍药,一散一收、一刚一柔、一动一静、一阳一阴,一外一内,一解卫一和营,开合相济。前文说桂枝配芍药为“比”,方剂并无爻位之界定,此处视之为“应”亦无不可,“比”与“应”本就异曲同工,均是阴阳相互为用。此其二应。

 

生姜与大枣为辛甘配对,是该方的另一精彩组合:生姜辛散为主,得大枣乃不至过散,大枣甘守功多,得生姜乃不至过守,生姜“借大枣之甘缓,不使透表为汗,惟旋转于营卫之间,而营卫遂因之调和也。”(《医学衷中参西录·生姜》)更因生姜温燥,与脾喜燥之性合;大枣柔润,与胃喜润之性投,亦能调脾胃以和里。如此,阴阳表里,燥湿刚柔,糜不相合,此其三应。

 

生姜配桂枝、芍药配大枣则又是另一种应:以生姜之辛,佐桂以解肌;以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里。与前面阴阳之应不同,这里是同气相求之应。此其四应。

 

甘草之用,更堪玩味,《本草乘雅》谓:“甘具生成,路通能所,草从柔化,和协众情。和具四义,一合,二纯,三分明,四接续,甘草四德备焉。青苗紫花,白毛槐叶,咸出于黄中通理之核,土具四行,不言而喻矣。土贯四旁,通身该治,是以土生万物,而为万物所归。”方中甘草能调和气血,即是调和表里,而有安内攘外之功。以桂枝、生姜配甘草,足以攘外,辛甘又化阳;芍药、大枣配甘草,足以安内,且酸甘又化阴。即以土性之甘草为“中”,化出阴阳分明之太极,桂、姜、草为属阳之左半圆,芍、枣、草为属阴的右半圆,乃以甘草接续阴阳,和之使合。因此,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表和营卫,内证得之,调和阴阳。此其五应。

 

更有桂枝配生姜走肺发表;甘草、生姜大枣调补脾胃益营卫,亦正气以祛邪气之用也发表而兼和里,此其六应。

 

最后甘草和协众情,调和诸药,则诸应和合,此其七应。

 

行文至此,读者可能觉得,药仅五味,却无处不呼应,无处不相合,也该有个完吧?没完!可谓好戏在后头。《伤寒附翼》而精义尤在啜稀热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外邪勿复入,热粥以继药之后,则余邪勿复留,复方之妙用又如此。故用之发汗,自不至于亡阴,用之止汗,自不至于贻患。”此汤之应,是为八应。

 

还有吗?有!

 

此方最大的一“应”揭盅了!《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言:“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即谓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太阳病之方的最佳用药时机是巳、午、未三时(早上9时至下午15时),因为太阳为寒水、为表,不论是伤寒还是中风,均是表偏寒之证。而巳、午、未时是一天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的三个时辰,此时天地阳气开散。天人合一,此时人体的阳气不但最为盛壮,且趋向于表,以自然与人体之表阳以对抗病之表寒,故在表之风寒,易随此三时而发散,在此时段服桂枝汤自可奏事半功倍之效。正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言的“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此为九应。

 

九之阳数已足,且又回到最大的天人合一之应,就此打住。

 

方中对对层层叠叠,比应和合,法度严谨,叹为观止。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首,实至名归!

 

(本文属潘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类同则应

 在《周易》中,“应”,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它既可表现在阴阳相引的呼应关系上(如前几篇的内容),亦可表现在“类同则应”上。(周易、天人合一、脏象、发病、治法。转载需注明本文属潘毅教授原创)

 

《文言·乾》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王弼《周易略例》将“应”概括为“夫应者同志之象也”。则“应”除阴阳相感,上下乎应,同心协力外。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象感或更常见。

 

甲、天人之应:《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这里的“通于夏气”实为与夏气相通应。因心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一年中的夏天是自然界最热之时,属“阳中之太阳”时。同气相应,正常人在夏天心气最旺,功能最强。但两个“太阳”相叠,易于过亢,所以养生最好就能做到“常如冰雪在心”。若心火旺或心阴虚等心热者,与此自然之热相应,则易病进;而心阳虚者得自然阳热之应则会减轻。而肝与春气相通应、肺与秋气相应、肾与冬气相通应,脾与长夏(四季)之气相通应亦作如是观。

 

乙、脏象内外之应:以“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丹溪心法·能合脉色可以万全》)的藏象学说更是“应”之典范。首先,内属阴,外属阳,内外相应即阴阳相应。其次,脏藏于内,象现于外,亦可表达为:脏藏于内,象应于外;或象现于外,其应在脏。所以,表现于外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无非就是内脏不同功能状态的外应,实质是内在“气变”,外在“气现”,一气相牵的“类同则应”。由是而有了司其外象而揣其内应的脏象方法学。具体而言,各脏腑的外应主要通过其所属的形、窍、志、液等来体现:脾主肌肉,见肌肉松软可知病应在脾;心在窍为舌,见舌强可知病应在心;肝在志为怒,见多怒可知病应在肝;肺在液为涕,见流涕可知病应在肺;肾主骨,见骨弱可知病应在肾。藏象之“应”从内外言,是阴阳之应;从本质言,是“类同则应”,两种应相互联手。

 

丙、发病之应:阳虚者更易感受风寒;内燥者对外燥更敏感;脾虚有内湿者,更易感外湿,这是正气强弱偏颇与易感病邪“同气”间的里应外合;哮喘病多为内有伏饮,当感寒或过食生冷、肥腻则易发,这是伏邪与诱因“同气”间的里应外合。慢性复发性疾病以此两机多见。

 

若秋冬见湿证,多为内湿;若长夏见湿证,则多为内外合湿,后者是证与时间应。同理,北见湿证,多为内湿,南人见湿证,则多为内外合湿,后者是证与地理应。见春木萌生则情舒畅,见秋风落叶则心悲凉,此为情绪与物候应,或证与物候应。

 

丁、中药之应:桂枝与肉桂均为大家所熟,一为肉桂树嫩枝,生于上,功能发表解肌;一为肉桂数的树皮,长于下,功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基于桂枝长于上,肉桂生于下,《药性赋》谓:“桂枝上行而发表……肉桂下行而补肾--此天地亲上、亲下之道也。”这正是以《文言·乾》“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之语为据的触类旁通、引思联想。

 

戊、治法之应:治法上的因时制宜是治与季节、月象、节令、昼夜晨昏相应,因地制宜是治与地理环境相应,因人治宜是治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相应。

 

己、治效之应:覆杯即愈、效如鼓是方与证应,随手而瘥是针与病应。

 

(本文属潘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六爻专家网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