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24 古筮知识:“独静”卦,一般那唯一的安静之爻,就是事件应期细节的着力点。
戌月己卯日,占母血崩一年有余,得“同人之解”卦
此卦儿女代占母亲病况,粗略一看眼花缭乱,居然是一个五爻皆动的卦象,这类卦古代称为“独静”卦,一般那唯一的安静之爻,就是事件细节或应期的着力点。对于初学者,断卦的公式套路还不大会融会贯通,一般比较怕见到多爻发动的卦,但对于经验丰富者而言,有时候卦中太多动爻反而是好事,多动者往往更容易单刀直入,吉凶层面只重点关注世用核心信息的去势即可,更能迅速定性祸福。象这卦虽然五爻同时发动,直接锁定卦中的用神父母卯木,区分好针对卯木的内动与外动即可,除了发动的父母卯木,其他动爻一律都属于外动,它们只代表了母亲患病的过程信息,而只有父母卯木自身变出的寅木,才可以代表该母亲病况的最终趋势,想简略知道吉凶定性,重点聚焦用神父母卯木的自身变化就可以。
当然,卦象要整体分析的话,少不了现实对轨与细节推敲的铺垫。血崩是女性子宫方面病症,每到一定的时候血液就控制不住,长期的失血造成贫血等问题,搞得身体陷入反复衰弱的恶性循环,古代这属于难治的妇科病。首先我们得找一个分析的关键切入点,从“独静”卦的应期细节分析重点、聚焦在唯一静爻的特征看,卦中唯一安静的临青龙兄弟午火,与母亲的血崩病况必然关系密切,而且此兄弟午火与用神父母卯木,彼此刚好形成了一对“龙蛇”的六神组合,说明该兄弟午火就是母亲病况的另一侧面反映。兄弟午火带着禄神,兄弟为众,这个聚象可以看作为是众多血液之象;午火又临青龙,我们知道如果用六神比喻管道的话,青龙代表较大的管道、螣蛇代表较小的管道、玄武则代表细微的管道,理论上越大的管道流量就越大,所以它们也侧面寓意了流量的大小,兄弟午火禄神临青龙,意味着较大的血管流量, 然后我们看到用神父母卯木,它与兄弟午火构成了卯木生午火的关系,用古代术数比喻,这种生克关系对父母爻自身而言,叫做泄气,通过生别人把自个精气神给外泄了。这时候临螣蛇的父母卯木,我们就可以想象为:因为常态的血崩症状,让自身的众多血液大量(青龙)流失了,自身只留下较小量(螣蛇)的血液循环。当然从该爻的纳音看,兄弟壬午“杨柳木”,乃摇摆不定之象,所以每次血液大量流失的血崩症状总是起伏不定,但却带有长期性,因为代表长期常态信息的日令卯木,在生旺兄弟午火,而代表过去目前的月令戌土,则将午火给墓住,可见一直以来该母亲的血崩症状,暂时性得到克制。也正因为如此,月令戌土得以合旺用神父母卯木,卯木又临日令建,再加上卦中四个外动之爻子孙丑土、子孙戌土、妻财申金、兄弟亥水,无一变废无用,都可以参与到吉凶层面的定性,因而组合成戌土丑土土生申金、申金生亥水、亥水生卯木的复合联动,最终生旺用神父母卯木。正如原注所言“卯木父母临日建,戌土生申金,申金生亥水”,到此为止,倘若父母卯木自身不发动,除非现状病人景况异常危急,完全与合旺用神的日月信息不相对应,一般都可断作吉利之兆,可惜这卦的用神父母卯木偏偏动了,一动就变出寅木退神,外力相生但用神最终化退,等于是前头无论再怎样烧柴旺火,后头终究难避免火焰熄灭的悲剧结局,其父母血崩之病的不利趋势据此定论。
在吉凶定性不利之后,所有的细节及应期分析都倾向于不利思维,才能更准确把握住具体的应期细节。用神父母卯木得月合临日建“特殊旺相”的同时,又被动爻组合连环生旺,吉凶层面本身就有“太旺”的嫌疑,此信息到了细节分析阶段,更加可以坐实太旺之象了,所以原注将此信息整体表述为“精血太旺”, 事实上由于用神父母卯木化退神,病人就象是一个大漏斗,前面灌进再多的救治医药,也经不起自身的连汤带渣的不断泄露,因此日月与外动的一切趋旺力量,它们越是旺相,父母卯木自身就越快变退神,反而成为不利结局的根源所在,反映到现实,就是各方面的治疗手段可能过于激进了。虽然一般问病的卦,发动的子孙爻通常可以代表医药手段,这卦里的内外两处发动的子孙丑土与子孙戌土、以及变出的子孙辰土,都可以看作过程中的各种医药手段。但同时,这些个子孙土爻对用神父母卯木而言,也是其“仇神”,即克制元神的负面力量,这身份之所以被忽略,完全是由于卦中同时发动的申金,在起通关作用,将“土克水”转化为“土生金生水”。但当用神父母卯木退至寅木、成为寅木的时候,寅申相冲的本质,令父母爻本身变成了申金的排斥体质,造成围绕父母爻救治动爻群中,申金没法再起作用了,原先的通关桥梁就此消失,这一微妙变化让子孙丑土与子孙戌土,顿时由原本的载舟角色变成覆舟凶手,直接围剿克伤生父母卯木的原神亥水,断绝了生旺用神的之路,因此理论上到了丑、寅、巳、午期间,都有可能应验母亲病危,按照应期连片原则,结合用神化进化退应长期的特点,大概可分为丑寅月、巳午月两个应期时段,事实上此占在子孙丑土逢值的丑土月应凶。当然,也应验了本人首先发掘而古人尚未总结的一个应期理论:得月合之动爻,其将在打后三个月内应验。
原创声明:此文属朱辰彬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