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历法怎么算 1.历史民科网文中年号与日期的写法(组图)
前段时日,与著名民间日本史研究者 @等人大 在 等人大:分享一个历史民科网文中年号与日期的写法 一文的评论中,就古代日本历法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应邀拾缀成文。个人水平能力所限,其中或有错漏,还请大家不吝指出。
1. 一些基础常识
首先,我们先说明几个天文历法相关的基础常识。当然,本文中都并不是标准的定义,只是便于理解的说明。
恒星日、真太阳日与平太阳日:
恒星日是指同一个恒星两次经过最高点的时间间隔,实际相当于地球的自转周期长度。
真太阳日是指太阳两次经过正午最高点的时间间隔,实际相当于地球的昼夜周期长度。
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且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这就导致地球上一个昼夜的长度(真太阳日)比地球的自转周期(恒星日)略长。同时,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公转速度也有差异,这就导致一年中不同日期的真太阳日长度略有不同。一年中不同日期的真太阳日的长度,最多可以相差到约51秒。
平太阳日相当于一年中真太阳日长度的平均值,比恒星日长约3分56秒。
月相周期与朔望月:
月球围绕地球进行公转,并反射太阳光,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月相周期的平均长度是约29.53059天。
我们一般把完全看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为“朔”,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望”,一个月相周期就是一个朔望月。
恒星年、回归年与岁差:
恒星年是指太阳两次与同一颗恒星处于同一子午线的时间间隔,实际相当于地球的公转周期长度。
回归年是指太阳两次经过春分点(或夏至点、秋分点、冬至点)的时间间隔。
恒星年的长度略长于回归年,两者之间的时间差被称为“岁差”。
岁差导致春分点平均每年向西退行50.266弧秒,大约年完成一个岁差周期。岁差的成因一般认为是地球自转轴的章动造成的。
恒星年与回归年的长度都不是平太阳日的整数倍,不同年度,回归年的长度也不同。恒星年的长度是365.25636个平太阳日或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的平均长度是365.日或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太阴历、太阳历与阴阳历:
一般常见的历法可以分为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三种类型。当然,也有少数历法不能归入以上分类,如玛雅人的卓金历(或称“卓尔金历”)。
太阴历是以月相周期为基础单位,一个月相周期为一个月,一般以朔日或望日为月首,若干个月为一年。太阴历的年与恒星年、回归年都没有关系,太阴历中也没有闰年或闰月的概念。伊斯兰历就是典型的太阴历。
太阳历是以回归年为基础单位,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为一年,一年分为若干个月。太阳历的月与月相周期一般没有关系。由于回归年的长度不是平太阳日长度的整数倍,太阳历一般有闰年的概念,闰年会比平年多一天(一般称作“闰日”)。现行公历(格里高利历)就是典型的太阳历。
阴阳历是同时兼顾月相周期与回归年的历法,以一个月相周期为一个月。由于回归年的长度也不是月相周期的整数倍,阴阳历有闰年的概念,闰年会比平年多一个月(一般称作“闰月”)。不同的阴阳历,月首设置和置闰规则都可能会有差异。现行农历(紫金历)就是典型的阴阳历。
2. 中国古代传统历法
中国古代传统历法,一般指夏历,后改称农历,属于阴阳历范畴。
先秦时期,各诸侯国历法各有差异,一般称作“古六历”包括黄帝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和颛顼历。不同的历法建正也各不相同,如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就是分别以正月、腊月、冬月作为岁首。
秦统一后,统一采用颛顼历(又称“秦历”),秦正建亥,即以农历十月为岁首。十九年七闰,闰月置于九月之后,称为“后九月”。
汉初承秦制。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行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首次引入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
此后,历法在各朝各代时有修订,并在修订中不断完善。以下仅列举说明古代农历的几次重要修订革新:
玄始历:北凉、北魏历法,颁行于北凉玄始元年(412年),首次采用600年221闰的置闰周期,取代了十九年七闰。
元嘉历:刘宋、萧齐、萧梁历法,颁行于刘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首次将“平朔法”改为“定朔法”。
大明历:萧梁、南陈历法,由祖冲之创立,成历于刘宋大明六年(462年),颁行于萧梁天监九年(510年),采用391年144闰的置闰周期,首次引入岁差概念。
皇极历:隋代刘焯编制的历法,未在全国颁行,首次提出定气法。
戊寅元历:唐代历法,颁行于唐武德二年(619年),首部颁行于全国的,采用定朔法的历法。
麟德历:唐代历法,颁行于唐麟德二年(665年),正式废除了置闰周期,以无中气之月置闰,并首创进朔法,解决了定朔法下可能出现连续四个大月或三个小月的违反日常习惯的问题。
统天历:南宋历法,颁行于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以29.日为一月,以365.2425日为一年,只比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的周期差25.92秒,和1582年版型的格里高利历的一年长度完全一样。
授时历:元代历法,明代的大统历也基本沿用了授时历,颁行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废除了古代的上元积年,而截取近世任意一年为历元(实际以至元十八年为历元),打破了古代制历的习惯。
时宪历:清代至民国历法,制定于明末,颁行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取消“平气法”,采用“定气法”。
紫金历:现行农历,颁行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
从中国古代历法的传承演变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次重要的革新:
引入二十四节气:太初历从干支历中引入二十四节气。引入岁差:祖冲之在大明历中首次引入岁差。采用定朔:元嘉历首次采用定朔法,戊寅元历第一次在全国颁行的立法中采用定朔法,麟德历首创进朔法完善了定朔法。废除上元积年:授时历首次废除了上元积年。采用定气:皇极历首次创造定气法,但直到时宪历才正式采用。
随着历法的演变,农历历法的精度越来越高,以定朔精度为例,据《中国古代定朔推步及精度演进》中的数据,选取了唐代至元代的几部历法推算定朔精度的演进趋势,大体上唐代的定朔精度在40分钟左右,宋代达到30分钟左右,元代则达到20分钟左右,精度的提高是很明显的。
现行农历(紫金历)的几个主要特点:
以朔日定日序,即朔日为月首。以中气定月序,即以冬至日所在月为冬月(建子)。两个冬至日之间有十二个定朔日的,顺次定月序为腊月、正月(建寅)、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月。采用定冬至法置闰,两个冬至日之间有十三个定朔日的,以第一个没有中期的月份为闰月。历年以干支纪年,历年的分界点为正月初一日子正(即午夜零时零分零秒)。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常说的“十九年七闰”只是一个近似的说法,十九年七闰的置闰周期在先秦时已有应用,到南北朝分别被玄始历(北凉、北魏历法,置闰周期为600年221闰)和大明历(萧梁、南陈历法,置闰周期为391年144闰)废除,此后的历法各自采用了不同的置闰周期。唐代的麟德历废除了置闰周期,改以无中气之月置闰,沿用至今。
3. 古代日本历法
据日文维基整理,中国历法在6世纪经朝鲜半岛的百济传入日本,推古天皇十二年(604年)正月朔日开始颁行元嘉历,此后一直使用中国历法至德川幕府初年。贞享二年正月初一日,日本颁行日本天文学家涩川春海编制的贞享历,此后日本开始使用本土编制的历法直至明治维新后改行格里高利历。具体的,古代日本使用的历法列表如下:
历法名称日本使用年限中国使用年限
元嘉历
604-696
443-462(南朝)
仪凤历(即麟德历)
697-763
666-728(唐)
大衍历
764-862
728-761(唐)
五纪历(与大衍历并用)
858-861
762-784(唐)
宣明历
862-1685
822-892(唐)
贞享历
1685-1755
—
宝历历
1755-1798
—
宽政历
1798-1844
—
天保历
1844-1872
—
从表中可以看到,古代日本使用的中国历法干支历法怎么算 1.历史民科网文中年号与日期的写法(组图),与在中国使用的年限是有差异的。而9世纪中期以后,中日之间的交流逐渐断绝,日本的历学没有达到能够自行制订历法的水平,导致宣明历使用了800多年,成为东亚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之一。
古代日本历的编纂原本是由京都朝廷独占进行的,有关日历计算法的书籍除了阴阳寮以外都是秘书。但由于宣明历被长期使用,渐渐地流传到民间,各地出现了根据宣明历制作的民间历。
日本战国时期,京都朝廷负责历道的勘解由小路家(贺茂氏)断绝干支历法怎么算 1.历史民科网文中年号与日期的写法(组图),京都的历法编纂出现问题,京都和地方的民间历之间出现了置闰法不同等混乱情况。如京都历法在天正十一年(1583年)一月置闰;而关东的北条氏、上衫氏、里见氏采用的民间三岛历,是在天正十年(1582年)十二月置闰;而在信浓国,真田氏和芦田氏采用三岛历,诹访氏和小笠原氏则采用京历,导致一国内的闰月都会出现差异。
同时,由于上元积年和历法精度的原因,历法使用时间越长,误差越大。到江户时代初期,节气交节日比实际交节日早了两天,各地的民间历也有日期偏差。为了统一历法,德川幕府原本预定改行中国明代的大统历,并在贞享元年三月三日(1684年4月17日,对应的中国农历日期为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初三)下诏改历。但在涩川春海的请求下,最终决定改行涩川春海编制的和历,在贞享二年一月一日(1685年2月4日,对应的中国农历日期为康熙二十四年正月初二,与农历有一天的误差)颁行,并根据当年年号定名贞享历。
此后,宝历历、宽政历、天保历都是日本自行制定的阴阳历历法,天保历开始采用定气法。明治六年(1873年),日本改行格里高利历,天保历成为日本旧历。现行日本旧历将观测基准由京都所在的东京135度46分修改为日本标准子午线东京136度,严格来说并不是天保历。此外,天保历的置闰规则是“包含冬至的日历月为十一月,包含春分的日历月为二月,包含夏至的日历月为五月,包含秋分的日历月为八月,闰月放在不含中气的日历月上,但不含中气的日历月不会全部成为闰月”,可以看到天保历与紫金历置闰规则有明显不同,这样的规则导致部分年份置闰会出现问题。天保历制定后首次遇到这种情况是在2033年,在这一年,五月(夏至)至八月(秋分)之间有三个月,八月(秋分)至十一月(冬至)之间有一个月,十一月(冬至)至次年二月(春分)之间又是三个月。在2033年后,2147年,2223年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这在日本被称为“旧历2033年问题”。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一下相关内容。
从上述情况来看,古代日本,特别是到战国时期,宣明历的累积误差导致交节日偏离,而宣明历置闰又是与交节日相关,可能导致闰月与中国历法出现偏差。如《日本古代“奉正朔”的虚与实》文中“从汉历到和历的转换”一节中,就举了庆长十二年(1607年)的例子,在这一年,日本所用宣明历为闰四月,而文中称朝鲜历为闰五月。二者置闰已经明显不同。但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宣明历定朔累积误差干支历法怎么算,直到德川幕府启用颁行贞享历时,才有一天的误差,说明大多数情况下,宣明历定朔偏差不会太多。但这仅限于京都朝廷编纂的历法,地方的民间历在推演计算时可能也会出现历日的偏差,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4. 古代朝鲜历法
既然前面提到了朝鲜历,我们也简单补充下朝鲜历的使用情况。与古代日本使用的中国历法类似,我们也同样列表如下:
历法名称朝鲜使用年限中国使用年限
宣明历
822-1280
822-892(唐)
授时历
1281-1369
1281-1387(元-明)
大统历
1370-1652
1368-1644(清)-1683(明)
时宪历
1653-1897
1645-1911(清)
明时历
1898-1908
—
建阳元年(1896年),朝鲜开始采用格里高利历,与时宪历并用。隆熙三年(1909年)后,朝鲜只行格里高利历。
光武元年(1897年),朝鲜高宗钦定国内历书名为《明时历》,意为“治历明时”,但实际计算方法仍与时宪历相同。
参考这是J2000.0历元的恒星年长度。根据1980-2100年共计121个回归年长度计算的平均值。此外,中国古代还有干支历,属于太阳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平朔法与定朔法都是确定朔日(即农历月首)的方法。平朔法一般以单月为大月,双月为小月,大小月相间定序。定朔法以日月黄经相等的时刻定为朔,当天为朔日;以日月黄经相差一百八十度的时刻为望,当天为望日。平朔法下,日月合朔可能出现在上月晦日或本月初二,定朔法下,日月合朔必然是在本月初一。二十四节气包括十二个节令和十二个中气,节气是节令和中气的合称。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是十二节令;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是十二中气。古代历法中一般都设有历元,作为推算的起点,这个起点,习惯上是取一个理想时刻。通常取一个甲子日的夜半,而且它又是朔,又是冬至节气。从历元更往上推,求一个出现“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天象的时刻,即日月的经纬度正好相同干支历法怎么算,五大行星又聚集在同一个方位的时刻。这个时刻称为上元。 从上元到编历年份的年数叫作积年,通称上元积年。上元实际就是若干天文周期的共同起点。
有了上元和上元积年,历法家计算日、月、五星的运动和位置时就比较方便。 随着观测越来越精密,一次同余式的解也越来越困难,数学运算工作相当繁重,所得上元积年的数字也非常庞大。这样,对于历法工作就很少有实际意义干支历法怎么算,反而成了累赘。后经曹士、杨忠辅等作尝试性的改革以后,元代郭守敬在创制《授时历》中废除了上元积年。%E4%B8%8A%E5%85%83%E7%A7%AF%E5%B9%B4平气与定气都是推算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平气,也称“恒气”,将一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定出二十四节气。定气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为标准,自春分点起,每隔15°为一个节气。定气始创于隋,但直到时宪历才正式采用。以下信息整理自日文维基页面(需翻墙):%E6%97%A5%E6%9C%AC%E3%81%AE%E6%9A%A6由于和中国古代北齐的历法同名,日本天保历也被称作“天保壬寅元历”。明治五年十二月二日(1872年12月31日)为明治五年的最后一天,第二天是明治六年(1873年)1月1日。按朝鲜此时采用大明的大统历,而查当年大统历,实际为闰六月。此处恐原论文有误。不过不影响我们的结论:此时日本所用宣明历与明朝使用的大统历置闰已经出现了明显差异。
标签: 中国历法 干支纪日六爻专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