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认知的层次决定了一个人对于知识的运用
认知的层次是一个人对于生命本身的认识和对待知识的态度,同时,认知的层次决定了一个人对于知识的运用。
知识能给人类带来进步,也能给人类带来束缚,文化可以让社会更加稳定,但也可以让社会更加愚昧。
知识的两面性一方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则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这都是认知的层次所造成的。
1
在《易经》中,蒙卦是第四卦。乾坤二卦是天地之道,它们是《易经》纲领性,是所有卦的前提,除此之外,屯卦是人世间最重要的事情,而蒙卦是仅次于屯卦,由此可见知识、认知、文化、教育这一类事情的重要性。
《易经》蒙卦的六爻就是对认知层次的一种解读,从初六到六四爻都是处于崇拜阶段,而六五爻开始进入觉醒阶段。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文化开始发展。文化是用来约束人的,从用途上说就是桎梏。依此发展,前途堪忧。】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包容未开化的人,吉;收容愚昧的人(妇人),吉。有文化但没有自我觉醒的人不利于家庭稳定。】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不要以文化程度的高低作为娶妻的标准,有文化的女子见了有钱的丈夫也不尽心照顾。没有长远利益。】
六四:困蒙,吝。
【困在狭隘的知识体系里,前景堪忧。】
六五:童蒙,吉。
【思想像儿童一样简洁,吉利。】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突破思想的边界。不利于心术不正的人,而利于防范心术不正的人。】
第一个层次:文化的最初的用途是用来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神灵崇拜和功利崇拜都是这一类的用途。
第二个层次:有文化的人需要包容没有文化的人。有文化,但迷失在文化中,没有自我觉醒的人,往往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反对他人的观点,这样就不利于家庭、社会的稳定。这个层次的观点也就是商鞅愚民思想的来源。
第三个层次:通过文化的推广,培养有道德的人,才是文化的目的,有文化但缺乏道德,不利于将来。“女子无才便是德”来自于此,但是对此爻辞的片面解读,对于男人也是一样,有文化没有道德,既不会尊敬父母,也不会和睦乡邻。
第四个层次:对于执着于自己有限文化知识的人而言,前途堪忧。
第五个层次:只有心胸开阔、没有成见、像儿童一样敞开心扉的人,才能走出文化的局限。
第六个层次:突破了文化的局限,就可以成为利益大众的人。
2
从蒙卦的爻辞中可以看到,认知层次提升首先需要解决对文化本身的认识问题。文化的两面性决定了人对文化的认同和反对的态度,两面性的矛盾也让人有了超越矛盾以及回避矛盾的两个路径,而这两条路径也决定了历史上不同的政治思想对文化的态度。
第一个态度就是:人类既然已经创造了文明,就不可能再回到没有文明的时代,在文明的路上,只有继续前行,才能突破文明的局限,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明。
《论语》记载: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苏格拉底说:“无知即罪恶。”
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对于文化的态度都是鲜明的,学习是提升认知层次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二个态度就是:文化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六爻化进化退力量,社会的稳定就需要压制文化的发展,原始混沌未开的时代才是人类最美好的时代。
商鞅说:“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安而不殆。”
【百姓不注重学习就是愚昧,愚昧不了解外界世界,百姓不了解外界世界,国家就会安定而没有危险。】
商鞅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认为百姓愚民才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因此,反对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他的愚民、弱民政策奇迹般地在秦国取到了成功,以至于此后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者始终不忘愚民政策。
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导致了文明之路变得异常艰辛。轴心时代的伟人们确定了世界文化的基础,但自轴心时代到欧洲文艺复兴,世界各地的文化都在轴心时代文化的光环下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中国文化也不例外,时至今日依然在探索着复兴之路。
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割断圣人治国的传统,放弃治理国家的智慧,百姓会更加富足;割断仁的说辞,放弃义的规范,百姓就会恢复孝慈;割断机巧,放弃利益,盗贼就不再有。圣智、仁义、巧利都是因为文明的程度不够,所以需要依附于国家政权。】
老子的思想往往会给人以矛盾的解读结果,从某一个角度来看,老子是反文化的,他希望社会回到未曾开蒙的混沌状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六爻化进化退力量,老子的认知达到了自我圆满的层次,他所讲的认知代表着社会的理想,人类的乌托邦。
3
老子又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如果民众的思想简洁而朴素,私心很少,欲望寡淡,即使不学习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老子并不是反对知识,而是反对利用知识作恶,这就引出了教育的目的的问题。
《易经》坤卦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思想正直、行为正义、心胸博大,不学习也没有不利。】
同老子的态度一样,《易经》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与此相同的观点还有孔子以及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六爻化进化退力量,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
不管是《易经》,还是老子、孔子、杜威,其教育的目的就超越了崇拜认知阶段,进入了觉醒认知阶段。在他们的思想中,教育不再是功利的,而是塑造和培养有觉醒认知的人。
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有教无类南怀瑾老师:认知的层次决定了一个人对于知识的运用,“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杜威说:“我们能有意地利用教育,使青年从正路开始,由此排除显着的社会恶习,我们可以利用教育作为实现人类更好希望的工具。”
教育的目的告诉人们,对于社会而言,教育是提升全民认知层次的重要途径;对于个人而言,学习是提升认知层次的重要途径。
4
《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中庸》认为,提升认知层次的途径有二种,一是知,二是行。知有三条路径: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行也有三条路径: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强而行之。二种途径六条路径,虽然方法不同,但目的一致。
达摩是中国禅宗始祖,禅宗的顿悟本质上和自我觉醒是一致的,达摩的“二入四行论”就是自我觉醒的路径。“二入”就是从“理入”和从“行入”,从“理入”就是从理论上去提升认知层次,从“行入”就是从行动上去提升认知层次。“四行”是关于“行入”的四种方法,“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
《易经》的思想更具有开阔性,它对认知层次的提升途径包括了在功利阶段和觉醒阶段。
小畜卦、否卦、噬嗑卦、剥卦、丰卦等,表达了如何在功利社会既能发展经济事业,又能克服人性弱点,繁荣稳定经济事业,提升认知层次。
损卦、益卦、萃卦、升卦、渐卦、颐卦等,表达了如何从功利崇拜阶段的认知层次进化到觉醒阶段的认知层次,并且一直到达自我圆满层次。
其具体内容,以后再做详细介绍。
【原创文字南怀瑾老师:认知的层次决定了一个人对于知识的运用,盗用必究!欢迎阅读、点赞、转发、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标签: 南怀瑾 易经 国学六爻专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