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明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你知道吗?
导读还记得小时候一直挂在嘴边、当顺口溜一样念叨的“木、火、土、金、水”,后来才知道,它们代表着五行,然后又听说了五行学说,尤其在学中医的时候,阴阳五行与中医,总是缠缠绵绵、纠缠不清的感觉,那个中的头绪,总觉得有千丝万缕,五行学说与中医到底有何关系?且看正文!
1.说明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中医学认为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之间是密切联系着的一种有机整体,任何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都是整个人体生理活动的组成部分,各脏腑之间是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就五脏而言,肝脏之疏泄、藏血,促进着心脏之血液运行,有利于人之精神意志思维;心脏充足的血液供应,良好之心态,又促进脾胃之消化、吸收,使机体不断地成长强壮;脾胃之消化吸收功能充沛,则助肺脏呼吸畅达,肌肤强健而能抗御外邪侵袭;肺脏呼吸均匀畅达,又助肾脏水液代谢通畅,使肾精不断得到补充,而筋骨强劲,运动机敏。此即体现了五行相生理论在五脏生理活动中的表现。
2.说明脏腑之间病理变化和相互影响
以五行乘侮关系来说明脏腑之间的病理变化,如肝脏有病,往往影响脾胃,导致脾胃发病,出现腹胀、腹泻,纳呆食少等。这种关系以“木乘土”言之,即所谓“肝病传脾”。《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就是这个道理。
疾病之传变顺逆,对疾病性质,预后转归颇有影响。一般而言“病之且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素问·玉机真脏论》)。当然疾病之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传变可以依乘侮规律传变,然而亦有不依此者,“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有不以次”(《素问·玉机真脏论》)。因此临证时还应知常达变,不可胶柱拘持。
3.用于综合四诊,推断病情
在疾病诊断上,运用五行学说分析四诊所得材料,以判断疾病之病位、病因、病性和正邪双方斗争的盛衰表现。《难经·六十一难》云:“望而知之者,观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1.说明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你知道吗?,病在何脏腑也。”
4.指导治疗原则的确立
《难经·六十九难》云:“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又《七十七难》云:“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七十五难》云:“泻南方,补北方。”悉是运用五行学说来确立治疗原则和治法。后世医家,在此理论指导下,创制出许多治疗大法,如肝旺乘脾者,有抑木扶土法;肝反侮肺者(木火刑金),有佐金平木法;脾肺两虚者,有培土生金法;肾虚肝旺者,有滋水涵木法;脾肾两虚者1.说明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你知道吗?,有补火生土法;心肾不交者,有壮水制火法等。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虽然阴阳学说是讲事物对立统一规律的,五行学说是讲事物之间生克制化关系的,但二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论阴阳往往联系到五行,言五行往往离不开阴阳,他们是从不同方面来认识事物的。就人体脏腑而论,脏腑有阴阳之别,亦有五行之归属,阴阳包括五行,五行之中有阴阳。如心肾二脏,一火一水,一阴一阳,肾水心火,相互既济,以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若心火亢而肾水亏,谓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必然病心烦不寐,治之必泻南补北(滋水泻火),以媾通心肾。因此阴阳五行学说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互相为用,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事物。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内涵,但他毕竟属于原始的、自发的、朴素的人类认识论。应该看到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完全摆脱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思想之影响,因此,他也不可能全面准确地认识世界一切事物,就人体来说,也不可能将人体生理、病理等诸方面认识得准确无误,天衣无缝,也只能是比较宏观地、规范地指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情况,并在后世的广泛医疗实践中,又不断得以补充和完善,克服其在生克制化中一些机械唯物论之弊端,如金水相生论,肾(阳)水生土论等。今天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继承其合理的、科学的内容,扬弃其不合理、不科学的东西,不断推陈出新,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服务。
标签: 五行 阴阳 生理 人体 中医六爻专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