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是古中医大道的上帝视角(五味学苑)

五运六气是古中医大道的上帝视角(五味学苑)

五运六气是古中医大道的上帝视角(五味学苑)

点击上方蓝字“五味学苑” →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源于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体的观察和思考,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理论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医学体系。中医的特色之一,就是它运用了许多象数的概念和方法,将天地人三者的规律和变化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和治病的原理。

象数之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它认为万物都有其内在的本质和外在的形象,而这些本质和形象又可以用一些数学的符号和规律来表示和推演。象数之学的代表作品,就是《周易》,它用八卦、六十四卦、爻辞等来描述了宇宙的运行和变化,以及人类的命运和选择。中医也借鉴了《周易》的思想,用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干支、六经等来解释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其中,五运六气是中医中最重要的象数之一,它是《黄帝内经》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医理论的高峰之作。五运六气,是指五种运动的气和六种变化的气,它们分别对应了五行和六节,也就是五种基本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六种主要的时令和气候。五运六气的理论,是从宏观的天文地理的角度,来分析和预测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和养生的原则。可以说,五运六气是古中医大道的上帝视角,它让我们能够从最高的层次,来洞察生命的奥秘和规律。

五运六气的由来

要了解五运六气的由来,我们首先要回到中医的起源,也就是《黄帝内经》的时代。《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第一部经典,它是由众多的医学家和思想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编撰而成的。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思想和文化的大爆发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天文和历法的大发展的时期。当时,人们对天文地理的观察和研究,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他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规律和现象,比如二十四节气、十二星宿、十二地支、十干等。这些规律和现象,不仅反映了天体的运行和变化,也反映了地球的气候和物候的变化,以及人类的生活和活动的变化。人们认为,这些规律和现象,都是由一种神秘的气所控制和影响的,这种气就是天地之气,也是人体之气,也是万物之气。人们试图用这种气的理论,来解释和统一天地人三者的关系,这就是中医的基本思想之一。

在《黄帝内经》中,有一篇专门讲述了天地之气和人体之气的关系的篇章,就是《素问·五运行大论》。这篇文章,是五运六气理论的雏形,它首先提出了五运的概念,说:“天有五运,以生五气,五气合而为四时,四时运行,以生万物。”这里的五运,就是指五种运动的气,也就是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气,分别对应了东、西、北、南、中五个方位,以及白、青、黑、赤、黄五种颜色,以及肺、肝、肾、心、脾五个脏腑,以及辛、酸、咸、苦、甘五种味道,以及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这五种气,相互生成和相互克制,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和变化的系统,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它用来解释和分类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素问·五运行大论》接着提出了六气的概念,说:“六气者,风、寒、暑、湿、燥、火也。六气者,天地之气也,人亦有之,天地之气,以生化万物,人亦以之生化。”这里的六气,就是指六种变化的气,也就是六节五运六气是古中医大道的上帝视角(五味学苑),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夏至。这六种气,分别对应了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以及肝、肾、心、脾、肺、小肠六个脏腑,以及酸、咸、苦、甘、辛、辣六种味道,以及木、水、火、土、金、火六种物质。这六种气,相互转化和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循环的过程和变化的规律,这就是六节学说的基本内容。六节学说,是中医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它用来解释和预测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和养生的原则。

《素问·五运行大论》还进一步提出了五运六气的概念,说:“五运者,五行之运也,六气者,四时之气也。五运六气者,天之纪也,人之纲纪也,万物之所以生也,死者,逆之也,生者,从之也。”这里的五运六气,就是指五行和六节的结合,也就是五种运动的气和六种变化的气的交互作用,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反映了天地的运行和变化,以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五运六气的理论,是中医的最高的理论,它从最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和预测人体的健康和疾病,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和养生的方法。五运六气的理论,是古中医大道的上帝视角,它让我们能够从最高的层次,来洞察生命的奥秘和规律。

五运六气是古中医大道的上帝视角(五味学苑)

五运六气的内容

五运六气的理论,虽然是从《素问·五运行大论》开始提出的,但是在《黄帝内经》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篇章,对它进行了更详细和更深入的阐述和应用。这些篇章,主要有《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灵枢·九宫八风》、《灵枢·五运行气》、《灵枢·天年》等。这些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五运六气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完整和系统的理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要地了解一下五运六气的理论的内容:

五运六气的运行和变化

五运六气的理论,认为五行和六节的气,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运行和变化的。这个规律和顺序,是根据天文历法和干支纪年的方法,来确定和计算的。具体来说,就是:

五行的气,是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关系,进行运行和变化的。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相生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相克的关系。五行的气,每隔十年,就会按照相生的顺序,进行一次循环,这就是五运的运行。五运的运行,可以用十干来表示,即甲、乙为木运,丙、丁为火运,戊、己为土运,庚、辛为金运,壬、癸为水运。五运的运行,也可以用五种颜色来表示,即青、赤、黄、白、黑。五运的运行,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五个脏腑来体现的,即肝、心、脾、肺、肾。

五运六气是古中医大道的上帝视角(五味学苑)

六节的气,是按照六节的先后和顺逆的关系,进行运行和变化的。六节的先后和顺逆的关系,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立,冬至、夏至为二至,四立为顺,二至为逆。六节的气,每隔一年,就会按照先后和顺逆的关系,进行一次循环,这就是六气的运行。六气的运行,可以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即子、丑为冬至,寅、卯为立春,辰、巳为立夏,午、未为夏至五运六气是古中医大道的上帝视角(五味学苑),申、酉为立秋,戌、亥为立冬。六气的运行,也可以用六种气候来表示,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运行,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六个脏腑来体现的,即肝、肾、心、脾、肺、小肠。

五运六气的运行和变化,是有规律的,也是有变化的。有规律的,是指五运六气的运行和变化,是按照一定的周期和顺序,进行的。有变化的,是指五运六气的运行和变化,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不同的状态和效果。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太过和不及:太过和不及,是指五运六气的运行和变化,有时会出现过强或过弱的情况,导致五运六气的平衡和协调被打破,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太过和不及,是由于五运六气的本身的特性,以及外界的环境的变化,而造成的。比如,木运太过,就会导致风气过盛,肝气亢奋,出现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水运不及,就会导致寒气不足,肾气虚弱,出现腰痛、尿频、阳痿等症状。

相乘和相生:相乘和相生,是指五行相乘和相生,是指五运六气的运行和变化,有时会出现相互加强或相互补益的情况,导致五运六气的平衡和协调被增强,从而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相乘和相生,是由于五运六气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外界的环境的适应,而造成的。比如,火运相乘,就会导致暑气和火气相互增强,心气旺盛,出现心烦、口渴、汗多等症状;土运相生,就会导致湿气和土气相互补益,脾气健旺,出现食欲旺盛、肌肉丰满、精神饱满等症状。

相胜和相杀:相胜和相杀,是指五运六气的运行和变化,有时会出现相互制约或相互消灭的情况,导致五运六气的平衡和协调被破坏,从而不利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相胜和相杀,是由于五运六气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外界的环境的不适应,而造成的。比如,金运相胜,就会导致燥气和金气相互制约,肺气受损,出现咳嗽、干咽、皮肤干燥等症状;水运相杀,就会导致寒气和水气相互消灭,肾气衰竭,出现畏寒、水肿、尿少等症状。

五运六气的应用和实践

五运六气的理论,不仅是一个抽象的理论,而且是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理论,它可以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养生和预防。五运六气的应用和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时令调摄:时令调摄,是指根据五运六气的运行和变化,来调节人体的生活和活动干支历法的奥秘,以适应不同的时令和气候,从而保持人体的健康和平衡。时令调摄,主要包括饮食、起居、服装、运动、情志等方面。比如,春季为木运风气,肝气旺盛,应该多吃辛甘发散的食物,如葱、姜、薄荷等,少吃酸收敛的食物,如醋、柠檬等,以利于肝气的疏泄和调畅;夏季为火运暑气,心气亢奋干支历法的奥秘,应该多吃苦寒清凉的食物,如苦瓜、西瓜、绿茶等,少吃辛热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咖啡、酒等,以利于心气的清静和安定。

五运六气是古中医大道的上帝视角(五味学苑)

地域调适:地域调适,是指根据五运六气的运行和变化,来调节人体的生活和活动,以适应不同的地域和气候,从而保持人体的健康和平衡。地域调适,主要包括饮食、起居、服装、运动、情志等方面。比如,南方为湿气重,土运旺盛,应该多吃苦温燥湿的食物,如苍术、陈皮、荷叶等,少吃甘润滋补的食物,如糯米、蜂蜜、牛奶等,以利于脾气的健运和消化;北方为寒气盛,水运强劲,应该多吃辛温散寒的食物,如大蒜、桂皮、羊肉等,少吃咸寒凝滞的食物,如海带、海鲜、猪肉等,以利于肾气的温补和阳气的升发。

五运六气是古中医大道的上帝视角(五味学苑)

体质调理:体质调理,是指根据五运六气的运行和变化,来调节人体的生活和活动,以适应不同的体质和气候,从而保持人体的健康和平衡。体质调理,主要包括饮食、起居、服装、运动、情志等方面。比如,阳虚体质的人,其阳气不足,寒气内生,应该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如桂圆、红枣、山药等,少吃清凉寒凉的食物,如西瓜、冬瓜、绿豆等,以利于阳气的恢复和温煦;阴虚体质的人,其阴液不足,热气内盛,应该多吃滋润阴液的食物,如银耳、枸杞、芝麻等,少吃燥热刺激的食物,如羊肉、花椒、辣椒等,以利于阴液的充盈和清凉。

病证调治:病证调治,是指根据五运六气的运行和变化,来诊断和治疗人体的疾病和症状,以恢复人体的健康和平衡。病证调治,主要包括辨证、用药、针灸、按摩等方面。比如,风寒感冒,属于风寒束表的病证,其特点是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等,应该用辛温发散的药物,如麻黄、桂枝、杏仁等,来驱散风寒,解除表邪,发汗而愈;湿热黄疸,属于湿热困脾的病证,其特点是皮肤黄染、小便黄赤、口苦、恶心、腹胀等,应该用苦寒清热的药物,如黄连、黄芩、栀子等,来清除湿热,利水通便,化瘀而愈。

五运六气,是古中医大道的上帝视角,它是中医的最高的理论,也是中医的最实用的理论干支历法的奥秘,它让我们能够从最宏观的角度,来洞察生命的奥秘和规律,也让我们能够从最微观的角度,来调节和治疗生命的健康和疾病。五运六气的理论,是由古代中国人对天文地理的观察和研究,以及对人体的实践和总结,而形成和发展的,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和特色。学习和掌握五运六气的理论,不仅可以让我们提高中医的水平和能力,也可以让我们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也可以让我们拓展对自然界和人类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让我们提升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医易汇通》

如果您对五运六气的理论感兴趣,想要更深入和系统地学习中医的知识,强烈推荐您报名《医易汇通》的课程,这是由赵五味老师创办的一门专业的古中医教学课程,它涵盖了中医的历史、理论、实践、技法等方面,让您能够从根本上掌握中医的精髓和方法。赵五味老师是一位资深的中医学者和实践者,他的课程风趣幽默,深入浅出,让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真正的中医。如果您有兴趣,可以联系客服咨询和报名,我保证您不会后悔的。

五运六气是古中医大道的上帝视角(五味学苑)

老师介绍

五运六气是古中医大道的上帝视角(五味学苑)

本课程的教学形式为线上直播课,

每周一次,快联系客服咨询领取

《医易汇通》课程期待你们的加入,让我们一起探索《易经》与中医学的奥秘,分享《易经》与中医学的智慧,享受《易经》与中医学的乐趣!

五运六气是古中医大道的上帝视角(五味学苑)

标签: 中医 中医五行 黄帝内经

六爻专家网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