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理论的系统阐述首见于唐代王冰次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摘要:五运六气理论是以阴阳、五行、干支等为纲目,融合自然、生命多 领域知识形成的中医理论,用以阐释自然、生命与疾病的时空规律。它借助阴阳 合历的天干、地支为推演工具,建构了以年,日.甲子60年为基本单元,以主 客加临为理论特色的五运六气格局系统.“主”突出稳定性,主体性,“客”突出 变化性、客体性,而主客之分具有相对性,天人变化可依据五行相生或太少阴阳 相递的次第,在十二经络及原穴、五输穴的气血流行中也存在相似的流注次序, 其临床意义可参考主客之别。针灸治疗总以补虚、泻实、疏滞为法,近年有学者 在经络生物电测量研究中发现,井、原等穴位的电阻测量值变化与五运六气理论 推导相符,为临床诊疗,研究提供新思路,可依据五运六气理论分析病人的体质 特征、病脏特点、经络信息,再依脏腑强弱确立补泻治则和针灸处方,为提高中 医临床诊疗精确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五运六气,脏腑,针灸,五输穴,原穴 五运六气理论是以阴阳、五行、干支等为纲目,融合自然、生命多领域知识 形成的中医理论,以中运、主客运、主客气、司天在泉等描述,用以阐释自然、 生命与疾病的时空规律,体现了天人相应整体观念、三因制宜辨证论治思想。
五 运六气理论的系统阐述首见于唐代王冰次注《素问》补入的运气七篇,自此它成 为中医理论的经典内容之一,在中医学术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对针灸临床诊 疗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一、五运六气理论揭示时空规律 中医强调:五运所加,六气所临,迁移有位,应期变化;顺天察运,因变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06-07JP50),。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霹大传染病专项(2008ZXlo005一013) 63 求气;五气更立,各有所失,非其位则邪时间针灸学干支历法,当其位则正,知常而达变;顺天之变, 病之可期;亢则害,承乃制;胜者复之,郁极乃发。换言之,自然、生命、疾病 在时间轴向上具有可被认知的规律性,此规律呈现波动变化和自稳调节,违背规 律易发生灾害或疾病,顺应规律可促进健康或治疗疾病。 五运为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总称,明代张三锡《医学六要 暑、湿、燥、寒。"《类经逆顺相传至困而死》注:“盖天地之气,以六为节, 皆有主客之分;运、气相谐,为五运六气,乃造化之玄机、中医之门径。现代普遍认为,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由古代多学科知识积累 而逐渐形成,反映了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生命、疾病的影响,阐述了自然 科学规律五运六气理论的系统阐述首见于唐代王冰次注,可作为养生、预防及治疗疾病的依据,是较有难度的中医研究领域。
五运六气理论建立在中国传统的时空一体、四时主客等认识基础之上,以特 定星辰的空间方位及其移动等天文现象描述时间,以回顾思考和细致观察挖掘时 空的周期性规律,以常、变、异特征进行现象描述,运用层析分解和归纳综合的 方法,将不同时间周期内天、地、人多维度的规律表现升华为开放包容的时空理 论模型。 通过四时之气程度上的太过、不及、平气,性质上的寒凉、温热、平,运动 趋向上的升降、浮沉、枢机,时间位点的先期、后期、当期,变化自稳调节的胜 则复、郁乃发,以及运气加临、主客加临等,对人体功能变化及疾病、疫病的发 生发展规律进行理论提升,借助阴阳合历的天干、地支为推演工具,建构了以年、 日、甲子60年为基本单元,以主客加临为理论特色的五运六气格局系统。 二、经络、腧穴气血流行的时空规律 经络、腧穴系统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 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联络成一个整体,借以运行气血、营运阴阳、濡养周身、 抗御外邪、协调并平衡人体功能活动。 十二经脉气血按一定循行走向运行,《灵枢 逆顺肥瘦》云:“手之三阴从脏 注次序为:手太阴肺经一手阳明大肠经一足阳明胃经一足太阴脾经一手少阴心经一手太阳小肠经一足太阳膀胱经一足少阴肾经一手厥阴心包经一手少阳三焦经 一足少阳胆经一足厥阴肝经(一手太阴肺经),属于太少阴阳次第(太阴、少阴、 厥阴,太阳、少阳、阳明)。
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腧穴也存在经气生发及循行旺衰的时空规 律,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原穴和五输穴。原穴为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六 阳经单独存在,列于输穴之后,六阴经以输为原,十二原穴分别为太渊肺、大陵 心包、太冲肝、太白脾、太溪肾、神门心、阳池三焦、京骨膀胱、丘墟胆、冲阳 胃、合谷大肠、腕骨小肠,《难经》云:“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十二 经脉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俞、经、合穴,称为“五输穴",分别为 据田合禄先生考证,日、月、地、星各自轨迹平面及运行周期不同,以地为宇宙中心的视运动记录逐渐形成二仪、四象、五行、六气、大衍之数等传统观念, 属于以天文历法之数为推算逻辑系统的自然科学。天(日、月、五星)右旋,地 左旋,按逆时针方向运行的周年黄道视运动称为“天气右行”,按顺时针方向运 行的周日黄道视运动称“地气左行"。主运、主气为日地关系的反映,为地球倾 角和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的移动规律;客运、客气为月、星与地关系的反映; 由立竿所测日影的长短轨迹得到阴阳太极之图,夏至日出点为天门,冬至日出点 在五运六气理论中,“主"突出稳定性、主体性,“客"突出变化性、客体性,而主客之分具有相对性,如五运为主,六气为客;主气、主运为主时间针灸学干支历法,客气、客运 为客;四时之常为主,四时之变与异为客;人体为主,天地之气变化为客:脏腑 为主。
经络为客;脏腑自身变化为主,疾病影响为客等。主气依厥阴风木一少阴 君火一少阳相火一太阴湿土一阳明燥金一太阳寒水一(厥阴风木)变化,五运依 木运一火运一土运一金运一水运一(木运)变化,均属于五行相生的次第;客气 65 依厥阴风木一少阴君火一太阴湿土一少阳相火一阳明燥金一太阳寒水一(厥阴风 木)变化,属于太少阴阳相递。同理,在十二经络及原穴、五输穴的气血流注中五运六气理论的系统阐述首见于唐代王冰次注, 也存在五行相生、太少阴阳相递的两种流注次序,其临床意义可参考主客之别。 三、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下的针灸诊疗举要 《灵枢 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 法,治疗部位除近取经气滞涩的病位外,多远取经气流动旺盛之处、当最佳时间予以刺激治疗以提高疗效,其中,利用经气流行的变化规律配合腧穴开阖,逐步 发展成为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按干支推演的按时取穴针灸法。在20世纪七八 十年代,对按时取穴针灸法的研究促进了五运六气理论的探讨,但由于该研究难 度较大,还缺乏有力的实证证据,加之对腧穴开阖时间的推演模式有不同理解, 因此,子午流注等按时取穴针灸法同五运六气理论一样引起了学术争议。 近年有学者在经络生物电测量研究中发现,井、原等穴位的电阻测量值具有 一定的时间变化规律,并与五运六气理论推导相符合,可为临床诊疗与研究提供 参考。
如美国纽约的毛小妹等《医易时空医学》中,以五运六气理论解释经络测 量仪的井穴、原穴量化信息,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精确性。田合禄先生在《针 灸真原》里归纳了运用五运六气理论的针灸方法,并以五运为本,通过出生日中 运的太过或不及,推演五脏的强、弱及受累情况,确立针灸补泻法则和选穴处方, 提出“五运六气田氏三角针灸法",重视依据五运六气理论分析病人的体质特征 与病脏特点,根据脏腑强弱确立补泻治则,如木运太过之年病人,脏腑特点为肝 输木穴临泣,补脾经土穴太白、胃经原穴冲阳、土穴足三里。总之,以经络、腧穴、脏腑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时间针灸学干支历法,已成为针灸诊 疗实践的临床热点之一,而如何更好地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下,进行严谨的科研 设计、科学实验与信息分析,揭示机理、提高疗效,必将成为未来针灸研究的热 门领域。 参考文献 阎明广编著.李鼎,李磊校订.子午流注针经.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田合禄,田峰.周易基础十五讲.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毛小妹,白贵敦.医易时空医学一用电脑测经络学运气.太原:山殖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田合禄.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针灸真原.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67
标签: 理论 中医 时空 阴阳 规律六爻专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