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日历’―甲骨文干支表摘要

中国最早的‘日历’―甲骨文干支表摘要

中国最早‘日历’――甲骨文干支表探析 摘要:甲骨文干支表,“干”为天,为一甲、为一十;“支”为地、为子、为十二。由干支表“日历”,向月历、年历拓展,一以天干为序,历六甲、六乙……记月记年;二以地支为序,十二地支应对十二月份,又一地支代表一年,十二年为一纪,六十年一“花甲”。后者更合律方便,故延用至今,成永恒的文化创新。? 关键词:甲骨文干支表 “日历” 月历 年历 永恒 干支符号作为生肖文化的先导,人们对它深厚的文化积淀,往往很迷茫。笔者有幸拜读了《殷墟甲骨文实用实典》,对“中国最早的‘日历’――甲骨文干支表”别有心得,特请大家指正。? 1 “干” 、“支”? “甲骨文干支表――中国最早的‘日历’。”马如森著《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下称《实用字典》)扉页2豁然印一甲骨文拓片图,并配上述文字。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现代汉语词典》等众多工具书刊,都介绍了干支内容、用途,究竟何为干、何为支?则语焉不详。查看词条,据相关词源解释,天干,为“天乾”。乾,为天,“天干”即代表天的符号;地支与天干相对,表在下为次的地的符号。这种解释近阴阳八卦说,离甲骨文干支义尚远。

? 据古人敬重天地理念和《实用字典》,笔者探讨如下:古人创设历法表后,径称“甲子表”。即“一甲二子表”,“一、十(项)二、十二(项)表”,也叫干支表,因为甲骨文“甲”写作“十”,数字“十”写作“1”。“一甲”竖写即“干”。此“干”从一从十,一为序,也表天,十为甲,干之首,写作干,敬天顺意。后文字“甲”为今之甲,“十”为今之十,“干”即含一甲一十(项)双重含义。“二子”,“二”为序,也表地,“二子”即“地子”,何以成“地支”?“支”从十从又,十为甲,为二之首项,为子。“又”,“手也。”“本义是右手。”以手承上,一表庄敬,二表“十二,”因“手之列多略不过三也。”即拇指外,四指三列为十二节。以“又”示,与十合,即“支”。“二、十二(项)”,二表地,写如土(甲骨文尚无地字),以“十”代之;二之首项为子,“甲子之甲皆作十”(《甲骨文编》第545页),“十二”写作“又”,“十”“又”合一,为“支”。这样干支习用,“甲子表”亦称“干支表”,或“天干地支表”。《康熙字典》卷九“干”,皇极内篇:“十为干,十二为支。”但释“若干”时,言“干,犹个也。”欠妥。“若干”应为“若干(支)”,即约为干支之数,十几(十二、三)个,后泛指几个、几十,或“多少”。

? 2 日、月、年? 原拓片所示甲骨文干支表如下:? 甲 甲 甲 甲 甲 甲? 寅 辰 午 申 戌 子? 乙 乙 乙 乙 乙 乙? 卯 巳 未 酉 亥 丑? 丙 丙 丙 丙 丙 丙? 辰 午 申 戌 子 寅? 丁 丁 丁 丁 丁 丁? 巳 未 酉 亥 丑 卯? 戊 戊 戊 戊 戊 戊? 午 申 戌 子 寅 辰? 已 已 已 已 已 已? 未 酉 亥 丑 卯 巳? 庚 庚 庚 庚 庚 庚? 申 戌 子 寅 辰 午? 辛 辛 辛 辛 辛 辛? 酉 亥 丑 卯 巳 未? 壬 壬 壬 壬 壬 壬? 戌 子 寅 辰 午 申? 癸 癸 癸 癸 癸 癸? 亥 丑 卯 巳 未 酉? 此表从右向左竖排,天干地支相配,正好六十干支。横向看,天干十行,脉络清晰;竖向看,天干六轮,与地支五轮相组合。表式严谨有序。由此可以探知,天干地支历法是当时成熟的文明成果。《实用字典》载“甲骨文干支表――中国最早的‘日历~’”,此“日历”,应与今天的日历等同,用于记日的。《实用字典》之说经专家深究定论,具有权威性。此前,李福俊主编的《万年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8页称:“干支纪日,每天用一个干支来代表,60天一个循环。

这种纪日方法在甲骨文中已有记载。”而隆炜主编的《中国通史》(图鉴版)(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5月版)写道:“在历法方面,我国传统用六十甲子记日的方法,可能在夏代已经存在了。如在夏王朝后期的诸王中,胤甲(廑)、孔甲和履癸(桀)等都是用日干为名。”由此可以推测中国干支历法,干支的创设、试行、流行当在夏商之间。商代距今有3600年历史,干支的流传当距今四千年左右。汉代许慎把仓颉称为黄帝之史。仓颉在文字方面独到的贡献,应是后来干支文化的滥觞。山东营县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刻在器物上的图形文字。专家们肯定大汶口文化一定早于夏朝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有了图形文字,夏朝文化决不会没有文字。虽说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目前是从商朝开始的。“在商朝,除甲骨文外,所发现的文字记录还有金文(铭文、钟鼎文)陶文、简册和帛书等。”(《中国通史(图鉴版)》56页),而这一些,在夏朝或许很零碎,或许以其它形式的载体存世,至今还没有发现。可以肯定的是,甲骨文干支表不能仅仅视作殷商文化之独杰,我们由此可以探析更多的上古文化信息。? 遵循干支表日历,月历、年历如何安排,从日历出发,有两种可能。? 一是以天干为序:从甲子开始,两个月一轮回,一年六个轮回,再从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轮转,这样十年一序。

逢甲月之年为甲年,其余分别为乙年、丙年、丁年、戊年、己年、庚年、辛年、壬年、癸年。列表示意如下:? ①甲年甲子(1-2月)?甲戌(3-4月)?甲申(5-6月)?甲午(7-8月)?甲辰(9-10月)?甲寅(11-12月) ②乙年乙丑(1-2月)?乙亥(3-4月)?乙酉(5-6月) ?乙未(7-8月)?乙巳(9-10月)?乙卯(11-12月) ? ③丙年 丙寅(1-2月)?丙子(3-4月)?丙戌(5-6月)?丙申(7-8月)?丙午(9-10月)?丙辰(11-12月) ④丁年丁卯(1-2月)?丁丑(3-4月)?丁亥(5-6月)?丁酉(7-8月)?丁未(9-10月)?丁巳(11-12月) ? 5戊年、6己年、7庚年、8辛年、9壬年、1 0癸年(不详列)? 《现代汉语词典》 (第五版商务印书馆)释“六甲”条:①古代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依次相配成六十组干支,其中起头是“甲”字的有六组,故称“六甲”。②旧时妇女怀孕称“身怀六甲”。其中②说未释明原因。从甲子纪月看,就较为明确,妇人怀孕,从甲子第二月算起到甲寅首月,正好历六甲十个月,故“身怀六甲”成“十月怀胎”的代称。

可见,这与以天干纪月(年)是有关联的。(而且,在数学方面,商代已采用了十进位计算,卜辞中分别有个、十、百、千、万,这与夏朝文化的渊源不无关系)。只是后来,纪月年方式改变后,不为人所尽知了。? 《中国通史》 (图鉴版42页)载:“夏代在承袭前人积累的知识基础上,天文历法有了新的发展提高。”“夏代的历法,依据北斗星的旋转确定月份,并把斗柄的正月定为岁首,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天象。”故以天干为序纪月以十进位计算的可能性很大。? 二是以地支为序。请看地支领起之干支表:?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 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 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 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丁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此表是甲骨文干支表的演变。笔者认为,古人既能列出天干序表,也一定能列出地支序表。之所以至今未发现地支序甲骨文表,因为依照古人书写方式,难以找到合适的从右向左竖排的刊刻载体,即使找到相应载体,也因其狭长而易折易碎,不能长久存世。? 而对照上表,以地支“五子”、“五丑”、“五寅”……纪月纪年皆不方便。

而从子到亥,十二数目与一年十二个月正好相当,以此纪月,清晰明白。此比“六甲”纪月中国干支历法,更精确实用。再往细处推,一日分为十二时段,以地支相配,也好懂易记。而往大处拓展,从子到亥,一个地支代表一年,一轮就十二年,六十甲子就五轮。“人生七十古来稀”,人伸手就把握这五轮于五指之间,一辈子就差不离了。因“十二年为一纪”(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版周斌责编《古代汉语字典》[纪]条)。五纪为一甲子轮回。又因手掌伸张五指犹花朵,古今民俗称数字“五”为“一花”、“十”为“两花”。“五纪”即“一花之纪”,与“一甲子”实为同一时段,故六十甲子又称“花甲”。这与流传的“六十甲子简称六甲,花卉以六瓣为稀罕,以此为喻,六十甲子又叫‘花甲’”,相比较,前者更确切可靠。(引文见翰承著《汉字百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版)。囿于古代的环境条件中国最早的‘日历’―甲骨文干支表摘要,干支纪年,特别是地支纪月纪年更为便捷,古人理所当然选择了后者。《大戴礼记》保存的《夏小正》就是流传下来的“夏时”。将一年分为1 2个月,并依次记载明了每月的星象。而商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商的历法为我国的历法发展奠定了基础。甲骨文干支表是传承弘扬古代文明成果的不朽之作。? 对于六十甲子,以一天干和一地支配合排列,天干在上,地支在下。

从甲配子起,阳干配阳支(奇数),阴干配阴支(偶数),形成六十组合,叫做“六十花甲”之所以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笔者认为,一是古人有敬重天地的深意,二是讲求简易实用。否则就会在60数字外无限扩大,反而不便掌握运用了。? 3 永恒? 对于干支文化的创举,法国学者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在其著作《原始分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中写道:“中国体系中最后还有一项复杂的内容仍有待阐述,这就是:像空间、事物和事件一样,时间本身也构成了分类的一部分……他们构建了两个循环,一个有十二项,一个有十项,所有这些项都有其自己的名字和本性。所以,任何一个时刻都可以采用取自这两个循环的双重特性来表现了。无论是年还是月,是日还是时中国干支历法,这两个循环都同时并用,于是就实现了对时间的相当精确的度量。结果,它们的组合就形成了一种六十进制的周期,因为十二项的循环历经五轮,同时十项的循环历经六轮以后中国最早的‘日历’―甲骨文干支表摘要,一组双重特性恰好重现,并使时间段又得到了同样的定性。”这真是令世界瞩目而惊讶的文化创新,中国特色文化,对于世界启示莫大焉。? 中国古代的干支文化已成为人类文明永恒的话题,吸引了无数古今中外学者和雅好者的关注投入,“旁求俊彦,启迪后人”(《尚书•太甲上》)。

可以相信,在科学研究日益深化的当今,这一文化宝藏,在人们进一步继承开发中,一定会闪发出更加迷人的熠熠光采, 烛照华夏文明的神圣殿堂。 参考文献? [1] 马如森著.《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2] 隆炜主编.《中国通史》(图鉴版),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5月版? [3]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五版? [4] 周斌责编.《古代汉语字典》(彩色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版? [5] [法]爱米尔•涂尔干、马赛尔•莫斯著.《原始分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6] [清]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版? [7] 翰承著.《汉字百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版? [8] 李福俊主编.《万年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标签: 炎黄文化 现代汉语词典 甲骨文 干支纪日 干支纪月

六爻专家网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